分享

更便捷更高效 明年将实现全国医保服务“一码通”

 春天书屋 2019-10-28
人民好医生 2019-10-10 11:08:47
更便捷更高效 明年将实现全国医保服务“一码通”

国家医疗保障局近日下发《关于印发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等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知》指出,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药品和医用耗材等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已全部完成。预计到2020年,实现全国医保系统和各业务环节“一码通”,全面发挥标准化在医保管理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记者了解到,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13亿人的医疗保障网。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支撑,建设“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保信息平台,对提升我国医疗保障治理能力至关重要。

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是建立全国统一医保信息系统的基础和突破口。然而,我国一直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各地医保工作中普遍存在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等问题,无法开展有效的大数据分析应用,难以适应新时代医疗保障治理工作的要求。

更便捷更高效 明年将实现全国医保服务“一码通”

国家医保局成立后,成立网信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亲自主持召开医保信息业务标准专家座谈会,强调要按照统一决策部署,将医保业务标准制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曾表示,只有数据编码标准统一,实现数据互认,才能够形成全国层面、区域层面的大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医保筹资、待遇保障、支付制度、药品和耗材招标采购、基金监管等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撑,从而促进医保精准科学管理,特别是在药品降价、高值医用耗材治理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018年8月,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分类、统一编码、统一发布、统一管理”的总体要求,国家医保局启动了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制定工作。

今年6月,国家医保局率先上线了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药品和医用耗材等4项编码标准数据库和动态维护平台。

9月26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医师、医保护士、定点零售药店、医保药师、医保系统单位、医保系统工作人员、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医保按病种结算病种、医保日间手术病种等11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同时,在国家医保局官方网站开通“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数据库动态维护”窗口。

截至2019年9月底,药品企业已线上维护产品信息120459条;医用耗材企业已维护注册证信息17298条,规格型号2000万条,其中已在各地使用的产品有1198万条。而9月底上线的医保结算清单等11项编码标准在提高医保管理效率,编码易识别、全兼容,机构人员全覆盖、结算更便捷等方面也各具特色。

国家医保局称,通过实现编码标准化,将推动包括药品、医疗耗材等医疗费用在地区间、医疗机构间的数据比较,促进信息公开透明;强化医保对招标、采购、使用各环节监督管理,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实现国家和各省(区、市)之间数据互通,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提升治理能力。同时助力“互联网+医保”建设,为老百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医保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

更便捷更高效 明年将实现全国医保服务“一码通”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组织部分地区开展信息业务编码的应用测试工作,通过测试地区的先行先用和深度参与,验证相关信息业务编码和数据库在日常医保管理工作中的兼容性和适用性,以便进一步完善编码数据库,优化动态维护流程,为全国普及推广积累经验,推动形成全国医保信息业务“通用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