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辜鸿铭在东京大学演讲时,为何说“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修悟搏 2019-10-28

1924年,辜鸿铭辞去北京大学教授之职后,在日本讲学时,说到:

现在的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相当于唐代的中国人,那个时代的中国精神,在今天的日本保持着,但在中国却已经失传大部分了。

辜鸿铭的意思,是说日本保持了中国汉唐时期的文化精神,而在中国,则由于后世的改朝换代和民族融合等等因素,发展出了新的历史文化,也弃绝了许多古老的传统。

辜鸿铭以为,汉唐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所以,保持了许多汉唐文化精神的日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辜鸿铭对伟大传统的尊重,无疑值得大赞特赞。然而,沧海桑田,陵谷变迁,历史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根本停不下来,传统与变化的碰撞和交融随时都在发生,至于哪个才是真正的中国,是不好遽下断语的。

当然,辜鸿铭虽以狂怪颠疯著称,但学问是极好的,颇多真知灼见。他说日本保持了许多我们这里已失传的汉唐精神,不是信口雌黄,而是一句大实话。

回望历史,自秦汉以来,在日本还未称为“日本”时,其与我国的文化交往就开始了。大凡我国的农耕技术、儒学的仁、义、礼、忠、孝等内涵及政治应用、官僚的选举及管理、佛学、律令、教育制度以及天文、历算、文学、医学、美术、建筑、音乐舞蹈等等,都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特别是汉唐时期,随着双方交流的更加深入,汉唐的文化精神传到日本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代代相传,至于今天。

试举几例:

一、我国古人深衣宽袍,席地而坐,登堂脱屦等生活习惯,在日本保持着。

二、《礼记 · 曾子问》所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嫁女长燃烛,以表离别之情,娶妻不举乐,因为儿子长大而父母年衰,有悲伤之意。《曲礼》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这种古礼,在日本尚存。参观民国时期留学东洋之人的诗文,多有提及。我们的婚嫁早就是热烈祝贺了。礼失求诸野,说得没错。

三、尺八,隋唐宫庭音乐中的重要乐器,竹制。如今,尺八已成日本的民族乐器,演奏名家辈出。在日本奈良的一座寺庙里,还供奉着八支唐代尺八。前些年看到过一个新闻,是说我们这里的人去日本学习尺八制作及吹奏的。

四、日本的相扑,以及相扑选手的服饰,还保持着我国汉唐相扑的模样。

上图是1960年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出土的壁画《相扑图》,两位选手的服装叫“犊鼻裈(Kùn)”,即“牛鼻子裤”,实际上就是缠在腰胯的兜裆布。现今日本相扑选手兜裆所缠的布条,在日语中仍然写为“裈”(褌)。这种“裈”布条,汉代稍宽些,唐代时更窄。

“裈”,有前袋式和前垂式,缠起来颇复杂。

五,唐代的茶道,在日本还依稀可见。用茶锯把茶饼切碎,过碾(碾成粉末),过罗(茶罗,筛子,筛茶粉专用具),用茶则(长柄浅匙)将细粉放入沸水,煮成糊状,用棕刷除去上浮的茶沫,加盐、姜、葱、薄荷、橘皮等后饮用。

六,锦鲤,在唐以后,就游到了日本。如今锦鲤成了日本的“国鱼”,游向全世界。当然,今天日本的锦鲤与我国唐朝的锦鲤相比,已花样翻新,但总归叫“锦鲤”。现在我们公园、水池中的锦鲤,是近年从日本进口引入的。



在日本,还有许多中国汉唐文化精神的遗存,比如京都、奈良等地大量的汉唐风格建筑,比如日语中的汉字还保留了汉唐古文的意义等等。

总的来讲,辜鸿铭所谓“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有些夸张,值得商榷,但他所说汉唐时代的中国精神,在日本还保持着,而我们已失传了许多,则是确切的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