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位皇贵妃,她做了一个英明决策,让明朝续命一百多年

 历史的皇宫 2019-10-28

皇贵妃是中国历史上的后宫等级之一,但皇贵妃跟贵妃是完全不同的,皇贵妃比贵妃要高一级,是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等级,皇后只有一名,皇贵妃也只有一名,而贵妃的数量就任由皇帝去决定了。皇贵妃并不是远在汉唐时期就有的,而是直到明朝才开始出现,后来清朝沿用,也就是说,只有明清两朝才有皇贵妃。明清两朝著名的皇贵妃有明宪宗的万贵妃、顺治帝的董鄂妃等,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就是明宣宗的孙贵妃。

孙氏被册立为皇贵妃不是偶然,是有原因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孙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孙,明仁宗朱高炽的嫡长子,他做皇太孙期间,孙氏就被选入皇宫,成为明宣宗的侧室。孙氏出身官宦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性格贤良淑德,而且有着美艳的容貌,明宣宗非常宠爱她,而且她对婆婆张氏(明仁宗的张皇后)很孝顺和尊敬,也深得张氏的喜爱。

后来明宣宗登基后,皇太子妃胡氏晋封为皇后,孙氏就晋封为贵妃,因为胡皇后没能为明宣宗诞下皇子,反而是孙贵妃为明宣宗诞下长子,即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所以胡皇后一直都得不到明宣宗的宠爱,反而是孙贵妃得到明宣宗的独宠。

按照明朝的规定,皇后有金册和金宝,贵妃只有金册没有金宝(金册是指册立的诏书,金宝是指册立的金玺,所以为了显示皇后是后宫之主的最尊贵身份,只有皇后有金宝,妃子没有金宝),但明宣宗对孙贵妃的宠爱早就超过了皇后,他为了让孙贵妃也拥有显示身份的金宝,破天荒地创造了“皇贵妃”这个后宫等级,他晋封孙贵妃为皇贵妃,地位在皇后之下,在贵妃之上,有金册和金宝,孙贵妃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

明宣宗开了册立皇贵妃这个先例之后,后面几乎所有的明清皇帝都册立了自己最宠爱的妃子为皇贵妃。

后来胡皇后还是因为无子,被明宣宗废掉皇后之位,孙皇贵妃晋升为皇后,所以皇贵妃后来也作为晋升皇后前的“准皇后”来考察,如果做皇贵妃期间,达到了皇后的标准,就晋升皇后。明清两朝有部分皇后,她们之前都是皇贵妃,后来考察过关,晋升为皇后。

皇后金册

明宣宗死后,长子明英宗继位,孙皇后尊为皇太后,辅助年幼的儿子。明英宗昏庸无能,宠信宦官,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不仅自己被瓦剌生擒,还导致大批随军出征的文臣武将被杀,明军损失惨重,明朝国力严重受损。瓦剌趁机挥师南下,进军北京,此时的明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中国第一位皇贵妃,此时的孙太后果断拥立明代宗朱祁钰为帝,舍弃部分大臣主张的南迁计划,起用于谦等主战派,与瓦剌决一死战。最终,在孙太后的英明决策下,明朝君臣上下一心,在北京保卫战中击败了瓦剌,化解了明朝覆灭的危机。

孙氏一生辅助了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三代皇帝,她做皇太后期间,因为她的英明决策,使明朝避免了覆灭的命运,明朝才有了后面的一百多年,她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除了让明朝续命一百多年,孙太后在明英宗夺门之变复位、以及废除殉葬制度上也发挥了作用。夺门之变发生时,孙太后是知情而且默许的,明英宗虽然一生两度为帝,但基本没有什么文治武功,但他废除了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其中孙太后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是她多次催促明英宗下旨废除。

公元1462年(明英宗天顺六年),孙太后因病去世,终年62岁,与明宣宗合葬于景陵,谥号“孝恭章皇后”。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明宣宗的孝恭章皇后孙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