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立经济特区近40年,汕头为何就发展不起来?

 松竹同音 2019-10-28
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
地史馆 NO.11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座城市在全国率先被列为经济特区,发挥着改革开放窗口、基地、排头兵和试验场的作用,在近四十年的改开历史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然而,作为第一批设立经济特区的城市,相比较于深圳,乃至珠海和厦门,今天的汕头几乎没什么存在感。而以经济发展水平的硬指标来看,汕头不仅在这四个经济特区中排名垫底,在2018年广东21市GDP排名中,汕头已跌至第11位,甚至不如粤西的茂名和湛江,放在全国更是跌至百名开外

2018年广东各市GDP(公开资料整理)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不禁要问:设立经济特区近40年,汕头为何就发展不起来?

[ 1 ]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比较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经过近40年的发展,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发展成就。但由于各经济特区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经济基础,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等不尽相同,其各自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四大经济特区发展比较

在经济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和珠海经济总量相当,GDP均为2亿多,分别处于珠三角东西两岸,依托毗邻香港和澳门的地缘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汕头设立经济特区时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广州位列全省第二,并且拥有千万级别的海外侨胞,其中不乏李嘉诚等商业巨贾,吸引侨胞投资是汕头和核心优势。厦门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沿海城市之一,以6.4亿的经济总量位居福建省第三,设立经济特区后,充分发挥台海的地缘优势,成为台商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四大经济特区GDP增长比较(单位:亿元)

然而经济底子最好的汕头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发挥自身的优势,更是绕了很多弯路,导致在经济发展中掉队。反映在GDP上,汕头分别于1985年、1997年、2006年先后被深圳、厦门、珠海超过,成为四大经济特区中经济总量最低也是经济增速最慢的特区。

[ 2 ]汕头经济特区发展落后的原因

  • 自然环境的限制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莲花山脉以南的潮汕平原之上,背靠大山,面临南海,使得汕头成为了“国角省尾”,不仅缺乏经济腹地,更因交通不便,提高了汕头和广大内陆地区交流联系的成本,难以与其他地区进行产业分工与合作,发挥聚集效应。

潮汕地区地形

但我们也要看到,福建的厦门、泉州和浙江的温州,面临着与汕头一样山多地少的不利条件,却在没有经济特区的光环下,依然可以快速发展起来,足见不利的自然环境并不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三分潮汕


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后,于1983年开启地市合并,汕头市为省辖市,下辖今揭阳、饶平、澄海、南澳、潮阳、普宁、惠来、揭西、海丰、陆丰10县及潮州一市。同年9月,海丰、陆丰2县改属惠阳地区,由此确定了以汕头市八县一市的格局。

潮汕地区行政区划沿革(1952-1991)

我们将时间推回到1980年,汕头初设经济特区时,仅划出了龙湖区1.6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经济特区。由于特区划定的面积较小,且没有长远的规划,龙湖特区和汕头市两套管理体制未能理顺,既限制了特区发展,也限制了市区发展,导致汕头经济特区在一开始便失了先机。

1991年,汕头市领导班子为了争取扩大经济特区面积,无奈下作出了三分潮汕的决策。
90年代的改开程度远没有今天这般深入,当时最早成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皆为一个特区附带管理一个县的模式(珠海带斗门,深圳带宝安,厦门带海沧,汕头带澄海)。深圳和珠海都是新成立的城市,没有那么多历史遗留问题;厦门是一个海岛城市,本就不大。相比之下,当时的汕头是一个辖八县一市的粤东中心城市,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么大的经济特区是断然不会批准的,汕头要想扩大经济特区,就必须做出取舍。

经过一番周折,原汕头市一分为三,成立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其中饶平县归潮州市管,揭西县、普宁县、惠来县归揭阳市管,南澳县、澄海县、潮阳县归汕头市管。同时,经济特区由龙湖区扩大到整个市区,由汕头市统一管理。

潮汕四市

三分潮汕后,汕头经济特区顺利扩大,经济特区与市区合并,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但也要看到,文化上统一的潮汕地区被一分为三,破坏了地方上的团结,加剧了地区之间恶性竞争,不利于资源的整合。

广东汉语方言地图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财政收入的下降,手上没钱的汕头市政府,无法提充足的财政支出用于经济特区和市区的长期发展。2018年潮汕三市GDP合计5732亿,仅次于广州、深圳、佛山位居全省第四,财政收支水平也将大为改善,可以集中更多的资源发展汕头经济特区。

2018年潮汕三市GDP及财政收支情况

进入新世纪后,诸如成都、武汉、合肥等城市,无不通过行政手段,合并周边市县,虽有“吸血”的嫌疑,但这无疑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有效方法。只是,那些被汕头放弃的“穷兄弟”们,还能重回汕头吗?

  • 潮汕文化的特殊性


潮汕地区特色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独特的文化。在相对封闭的潮汕地区,使得潮汕地区形成了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文化习俗,再加上语言、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使得潮汕地区不可避免的形成了较为封闭和排外的意识,导致汕头在外来人才吸引力上相对乏力。

广东省各主要文化区

据2017年统计数据;汕头市常住人口560.82万人,户籍人口565.44万人;迁入汕头市的人口数为1.47万人,迁出汕头市的的人口数为3.43万人。查找对比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数据,作为经济特区的汕头已经成为人口净流出城市。

汕头市主要年份人口数据(汕头市统计局2018年统计年鉴)

以家族血缘为核心关系的汕头,无论是在乡村城镇,还是市场政府,缺乏足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无法吸引外人才,并随着汕头经济增长的放缓,不仅原先依靠政策吸引来的人才在离开,就连土生土长的汕头本地人也大多选择去广州、深圳闯荡,又进一步导致经济的疲软,形成恶性循环。

  • 社会信用的缺失


受制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潮汕人有着经商的传统 ,更以其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的性格,造就了诸如李嘉诚、刘銮雄等潮汕人的商业传奇。

昔日中国首富李嘉诚,出生于潮州市潮安县

然而,由于经济特区工作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管理不够规范,再加上部分人为了获取财富而不择手段,以至于逃税骗税,逃汇骗汇,走私私贩,制假贩假,逃避债务,坑蒙拐骗,六合彩赌博等等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违法行为屡屡发生。在随后的经济审查中,接受审查的1142家汕头企业,有827家是皮包公司,虚开增值税金额高达32亿,涉嫌骗税42亿,涉税犯罪团伙150多个,由此引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一起骗税案件。

上世纪90年代,汕头安平灯光夜市

在这一经济乱象的影响下,引发了信用危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地损害了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前景。

汕头GDP的增长从1996年的16.04%跌落至2000的7.3%,不仅远低于其他经济特区,更是跌至全省、全国GDP增速以下。2001年,更是出现了经济负增长的极端情况,汕头市下辖县级市朝阳市GDP负增长达到夸张的27%,汕头经济几近崩溃。

很多人认为,深圳的成功得益于经济特区,是特殊政策的产物。但通过对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的观察,会发现经济特区并不是一个城市取得飞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汕头风光
经济特区并不等于经济快速发展,只有打破对经济特区异化的认识,反思经济特区发展和总结成败经验,才能更好的利用自身的优势,找到最合适自身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让一个快速发展的汕头,一个和谐美好的汕头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
参考资料:
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发展比较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汕头经济特区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论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统计数据采自个城市统计局公开资料
-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