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新一代荣放的上市,再加上广汽丰田威兰达年底也即将到来,明年的20万级SUV市场注定又是神仙打架,“两田”的四车战略无疑让日系品牌在整个家用SUV市场又回到了主导地位。不过让大家想不明白的是,本田和丰田都已经用最大力度去更新自家的产品,为什么日产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现款奇骏和上代CR-V以及荣放是同一辈的产品,它们当初换代的时间也非常接近,但如今CR-V已经换代两年多,前几天刚上市的荣放已经是姗姗来迟,而奇骏还是无动于衷,大家应该都很想知道日产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其实销量数据看来,奇骏的表现完全不像是一款到了生命周期末端的产品,每个月都能稳定在1.5万台以上,排名也是在前五边缘游走,最好的时候甚至还能挤进前三。相比于之前末代款的荣放,两车的销量简直是天壤之别,可能这也是日产选择继续用老奇骏征战市场的信心所在。不过在会长看来,用老车跟新车抢夺市场绝对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所以与其说奇骏的产品力不差,更不如说是日产的无奈。 前阵子苹果发布iphone11的时候,会长拿着自己老旧的iphone7plus去修理店换了一块电池,信心十足地立了一个flag——它还能再战一年。先不说这个flag会不会倒,反正以它目前的性能,再用一年肯定么问题。 日产在奇骏上也用了这个套路,一开始是把一些高配车功能往下放,比如像胎压监测、360°全景影像以及电动座椅和中控大屏等等,然后是Nissan Connect的加入,把它整套车机升级得更加互联网化,到了今年直接把天籁上的Pro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也搬了过来,让奇骏这款5年前的老车升级到了L2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水平。 这里会长侧重提一下这套ProPILOT系统,它是日产从聆风上移植过来的,所有别于普通的ACC 车道保持,它在高速行驶时能够实现自动跟随转向,理论是可以解放双手和双脚。而且ProPILOT系统的ACC是涵盖0-144km/h全速域的,能够做到智能跟停再起步。如果你体验过雅阁和凯美瑞的ACC和车道保持,再对比天籁你会发现它们的智能程度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不过说句心里话,通过增配去维持产品力的手法其实是饮鸠止渴,就好像我的iphone7plus一样,换了电池之后确实待机时间加长了,但毕竟是五年前的产品,很多主流的配置和设计在它身上都找不到,更别说性能的差距。奇骏确实还能走量,但继续压榨它的价值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下面我们要揭一下日产的伤疤。假如奇骏现在换代,日产需要考虑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去哪找两套全新的动力总成?继续沿用那两台老旧的自吸机器?还是直接用上天籁那套VC-TURBO 2.0T?这或许是日产目前最尴尬的点,没有新的动力总成可用。 在VQ系列发动机渐渐淘汰之后,日产用1.6L、2.0L和2.5L三台新的发动机布局家用车市场,在对手都已经转战涡轮阵营时,它的动力总成依然没有迎来全系的更新,尤其是在1.5L这个最重要的排量区间。看到最新一代轩逸还在使用轩逸经典的那台1.6L发动机,我们都非常惊讶,但这又是无奈之举。本田的1.5T虽然问题很多,但人家也把产品拿出手,丰田虽然没有中排量的涡轮机器,但人家也更新了2.0L和2.5L两款发动机,日产这些年都在干嘛? 在VC-TURBO 2.0T发动机来之前,英菲尼迪Q50L还要跟奔驰共用那台M276,最尴尬的是Q70L,一台VQ25沿用至今,并不是追求六缸情怀,而是真的没有机器可用。而当VC-TURBO 2.0T发动机来了之后,整个日产家族算是有一台主力机型,不过还是避免不了中排量机型缺席的尴尬,像全新一代天籁,为了拉低门槛不能全系标配2.0T,于是就有了2.0L和2.0T的组合,看起来其实也并不违和,但实际上却是无可奈何。 除了动力总成以外,日产全新模块化平台的搭建上也没有跟上主流。虽然目前跟雷诺共用的CMF平台算不上落后,但那绝对不是能跟丰田TNGA以及大众MQB相提并论的。日产需要有一个能贯穿家族且能兼容更多未来设计理念的新平台,这样才能配得起它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企业的地位。 显然,日产现在还没有酝酿好。如果奇峻选择换代的话,它能用的资源还是当下的平台,以及跟天籁一样尴尬的动力总成,还是没能跟即将成为主流的新能源或者油电混动沾边。 在日系品牌里面,本田和马自达都凭借自己独步江湖的黑科技产品吸引不少信仰粉丝,尤其是从JDM鼎盛时期走过来的,对这两个品牌一定还有执念。但是大家可曾知道,日产也有过一段非常光辉的过去。 在还没有大规模国产之前,日产的VQ系列发动机和CVT变速箱都是业界顶尖的产物,当年的日产真的是在机械水平上把自己武装到牙齿,像风度、风雅、老阳光以及老蓝鸟等等,每一款产品都非常有自己的特色,在同级别的影响力也非常大,甚至它的定位都要比本田丰田要高半级。 从技术流派转变成现在各方面都向市场妥协买菜车,日产这几年在核心技术这块确实有点跟不上对手的脚步,尤其是国产之后的十几年,除了前段时间的VC-TURBO之外,就再也没有亮眼的技术革新,这对于一家国际大牌厂商来说着实说不过去。 现在不仅是奇骏,连楼兰也面临着同样的尬况,没有新的技术和新的平台,即便现在换代,新车在后期的产品竞争力也会大打折扣。作为一个见证过鼎盛时期日产的汽车人,会长对它其实是略有失望,但又还抱有希望,毕竟它还是一个体量相当大的车企,技术水平虽然没有走在最前端,但它有能力和基础。希望等到奇骏换代之后,日常能给到市场和消费者一个惊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