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沟通,有效的信息通了才有用! ——爬树鱼 不论你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开学了,总得时时跟导师保持联系,对吧?不过,这与导师沟通,本身也是需要技巧滴。这当然不是说让你口吐莲花天天去哄导师开心,而是,如何最高效快捷地完成你想达到的目的。尤其在你导师可能是个学术狂人(作息不规则)的情况下,请务必记住,如下沟通方式保证是无效沟通: 情景一:老师,在吗? 对,你要是每次给导师发微信都是发过去这个,我保证,你想说的事儿今天一定办不成。为啥?你导师除非是正在出差的火车上,否则,他几乎不大可能秒回你信息。比如说,我就知道几位,写论文时手机一概是静音的。因此,等到你导师终于看到你这句话,给你回一个字“在”,只要你不是恰好也在看手机,那么,对不起,等你看到信息时,导师他老人家又不在了……所以,我自己读书时,是直接一条信息把想说的事儿说完发过去,然后静等他老人家回复即可。我导师他老人家不嫌我信息长,只会嫌我磨叽。 当然,这里呼吁的“直奔主题”,不仅仅限于别问你导师在不在;也包括,有事说事,不需要先跟导师寒暄他身体咋样孩子会走路了吗?师母出差了吗?然后十分钟后再说“老师其实我想请你帮我看看简历”。礼貌归礼貌,但你和导师的关系真没必要这么客气。 情景二:老师,您上回让我看的那个新加坡公约,我找不着! ——你再发几次类似的问题,你导师八成会直接放弃指导你啦。为啥?纯通过搜索能够得到答案的问题,你一再的问,是把导师当百度用吗?类似的问题还有,“老师,我国刑法到底啥时候取消‘流氓罪’的?”“老师,咱们院毕业论文格式您那儿有吗?”“老师,咱们学校图书馆几点钟开门?” 情景三:老师,您上回给我那篇论文,我看不懂! ——看不懂论文,这没啥。但是,一般跑到老师面前说自己看不懂的,都说不出来自己咋看不懂。是作者为啥要选择这个题目?是作者引用的几个案子本身没啥逻辑联系?还是论文里的理论太过深奥?你要能说到这个份儿上,相信你导师肯定很乐意帮你分析一下。但是,如果仅仅是笼统的抱怨“看完了脑子里还一团浆糊”,那么,恐怕神仙也没法往你的脑子里灌输知识啦。 情景四:老师,你觉得我未来该干啥? 跟老师当然不仅仅可以聊学术,还可以聊理想聊人生。但是,请记住,你导师能帮你解惑的,是“路径”,不是“目标”。即,当你想去伪满皇宫但不知道怎么去的时候,你导师可以告诉你坐地铁到哪下车;但是,当你连十一想去哪儿玩都不知道的时候,你让指路的人咋跟你沟通……所以,别问你导师“我适合干啥”啦(当然,这个问题也最好别去问你妈),正确的路径是,决定一个目标,然后去询问具体的攻略。不然,你导师可负责不起你的整个人生。我举个栗子,你身边有没有这种朋友: -“吃啥?” -“随便!” -“那我点啦。寿喜锅来一个~” -“真难吃!都怪你!” 你想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吗? 情景五:老师,你要是不帮帮我,我就毕不了业了! 亲,这是道德绑架还是民法总则当中的胁迫啊……至少,如果有位同学来找我,“老师,这门课我都从大二挂到大四了!今年期末考试如果你再挂了我,我今年就没毕业证了。”我的第一反应绝对是去院里寻求人身保护并申请院长大人亲自阅卷。(假的!院长大人不管这事:)你向导师寻求帮助,没问题;讲讲你为了达到目标花费了多少努力以情动人,也没问题;但是,千万别把你导师推到道德死角,让他误以为他的行为和你的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你只会把你导师给吓跑啦。 绘图:爬树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