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为先天之本,肾在人的五脏六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老中医李可更有“万病不治救于肾”的说法,他在治疗许多奇难杂症时,往往要重用补肾之药,并且取得相当显著的效果。
肾虚的人会有种种的病症出现,最出名的症状应数腰痛、腿脚无力、性功能不行等。
肾虚当然要补肾,但却不能乱补,最基本的是要分清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
区分肾阳虚或肾阴虚的办法说难也不难。第一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脉。右手尺脉沉微的,就是肾阳虚;左手尺脉沉微的,就是肾阴虚。
有人说:我不会把脉,怎么办?不会把脉可以叫中医生帮把,或是自己学把脉。不论左手或右手,均分为寸关尺三个部位,最靠近手腕处的是寸脉,中间的是关脉,最下面的就是尺脉。练习三五天,就能知道如何把这个尺脉。
还有一个办法,怕冷、爱喝热水或温水的,就是肾阳虚;不怕冷、爱喝冷水的往往是肾阴虚。
分清了肾阳虚或是肾阴虚,我们就可以对应地选用药品。
最出名的补肾阳的药是金匮肾气丸,最出名的补肾阴的药是六味地黄丸。
但在补肾阳方面,金匮肾气丸效果往往比不上右归丸;在补肾阴方面,六味地黄丸效果往往又比不上左归丸。这可能是左归丸和右归丸里均含有鹿茸的原因,鹿茸可是大补之品。
左归丸和右归丸均是明朝大医学家张景岳所创的补肾阴和补肾阳的药方。因为左尺脉主肾阴,所以张景岳把所创的补肾阴的药方叫做左归丸;同理,因为右尺脉主肾阳,所以张景岳把所创的补肾阳的药方叫做右归丸,很容易记。
不论是金匮肾气丸,还是六味地黄丸;也不论是左归丸,还是右归丸,在药店里均有中成药卖,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