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教育(edu618) 到底是什么真正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成绩? 有人可能会说是智商,有人可能会说是习惯,还有人会说是努力程度。 但是,从概括性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答案都会有点片面。 对此,有衡水中学的老师指出,学生的学习效率,才应该是摆在第一位,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关键。 用怎样的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呢,今天教育编辑部整理了几种与提高学习效率相关的方法,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有些帮助。 康奈尔笔记法 有的孩子爱做课堂笔记,有的孩子不爱做课堂笔记,事实证明那些做课堂笔记的学生学习效率往往更高,成绩也更好。 那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做笔记更容易让人记住呢? 康奈尔笔记法又叫5R笔记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做笔记的方法,适用于任何一门学习课。 它能让人快速地的找到学习重点,掌握知识简单高效。 做笔记的大致图形如下: 右上最大的空间是我们平时做笔记的地方,按照平时的习惯记录就行了。 左边那竖着的一条空间叫做“线索栏”,是用来归纳右边的内容的,写一些提纲挈领的东西。 这个工作不要在做笔记的时候做,而是在上完课之后马上回顾,然后把要点都写到左边,这样一方面马上复习了内容,另一方面理清了头绪。 下面那横着的一栏是用来做总结的。 用一两句话总结你这页记录的内容,这个工作可以延后一点儿做,起到促进你思考消化的作用,另外也是笔记内容的极度浓缩和升华。 艾宾浩斯记忆法 很多孩子喜欢跟家长和老师抱怨,为什么记东西总是记不住,是不是自己太笨了。 其实不是笨,而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条遗忘曲线。 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每个人遗忘的衰减程度一直在进行,而且这个过程是逐渐下降的。 学习的知识20分钟后只剩下58%,如果不及时回顾,一天后可能就只剩下30%。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记忆保留比率如下: 正因为人的记忆保留率是在逐渐下降的,所以按照适当的时间轴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非常有必要的。 具体而言,每个人都可以采用以下的复习时间表进行巩固(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制定):
费曼技巧 学习知识有两种,错误的那种就是只注重了解某个事物的名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正确的那种则是注重了解某件事物的本质,知道这个知识是干什么的?还能干什么?怎么干的? 费曼技巧出自于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总结,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 费曼技巧又叫费曼学习法,它能更好地帮一个人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下面是费曼技巧操作步骤:
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提出的“经验之塔“,这个金字塔主要是表示不同学习方式的效率是不同的。 爱德加测算出每种学习方式各自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 大致图形如下: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 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 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记忆构建技巧 你知道一个人获得某种知识的路径是怎样的吗? 认知心理学认为,无论什么类型的信息和知识,要想在以后的某一个时间能被拿出来使用,都要经历三种心理过程的连续操作, 即:信息编码、信息存储、信息提取。 这三个记忆过程有任何一个操作不当,就会造成信息的遗忘与丢失。 简单说一个知识被你吸收的过程是:
是不是有点像你在手机上整理照片的过程? 你首先是不断地拍照,然后照片多了就开始打标签整理,想回看某个过程的时候,又点开标签回去看看。 其实,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我们是怎样将某些片段的知识点巩固成长期记忆的,具体的图形如下: 从图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信息输入之后,有的就这么变成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遗忘了。 而唯有编码变成短时记忆,然后通过不断地复述和使用才会变成长时记忆。 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最好工具。 由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关于思维导图的技巧太多了。 下面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孩关于颜色自己做的思维导图,是不是很形象? 熟练地使用思维导图既能帮你理清思路,提高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帮你全面地记住很多零散的知识点。 一个最基本的思维导图大致按照下面的方向展开: 从主题到一级分支,二级分支,三级分支层层展开,非常清晰。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
|
来自: 蓝天白云tofwsu > 《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