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短,生命转瞬即逝;但地质历史很长,需要我们用脚步、汗水甚至青春去品读。 车轮向北飞驰,我的心也一路向北远去,飞向那心心念念的黄土高原,走进那片红色的沃土。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陕北,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从小生长在秦岭之南,年少时没有去过陕北,对黄土高原的记忆停留在儿时的《信天游》中,“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前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仿佛满山光秃秃,黄沙满天飞的景象。一次靖边丹霞调查,让我走进了陕北高原,真切体会到黄土地的厚重,感受到丹霞之美。 在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汇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靖边。位于陕北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南缘,处于丝绸之路中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之地,自古为重要军事重镇与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农耕文明和草原文化长期交融,高原风情与大漠景观交相辉映。 靖边,秦筑长城,史属上郡,公元407-413年,大夏单于赫连勃勃修建统万都城,意欲一统华夏万邦。明洪武六年(1373)设靖边卫,寓绥靖边疆之义,明成化五年(1469),巡抚王锐修筑镇靖、清坪、龙州等堡城,1470年设靖边营,清1731年正式设立靖边县。历史上,这里曾多次兵戈相见,演绎一幕幕时代悲歌。当历史的硝烟散去,一切都淹没在滚滚黄沙之中,丝绸之路文明曙光点燃,现代文明大幕正徐徐拉开。 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述说着厚重历史的沧桑巨变; 这里的每一块岩石都蕴藏着远古时代丹霞之神奇。 龙洲,位于靖边县西南23千米,形似龙爪,狀若卧龙,乃盘龙卧虎之地。相传龙洲古城周末汉初建成,是靠近长城最近的城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苍茫的白于山,阻挡了来自蒙古高原的寒风,也阻挡满天黄沙,造就了这片美丽的沃土与家园。 靖边县城东南22千米的波浪谷丹霞,是靖边龙洲丹霞的最核心景区,是沟谷型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闫家寨属丹霞方山,状似城堡,相传为闫姓人所居,这里三面绝壁百仞,地势非常险要,当地人为了躲避匪患而倔岩崖而居。传说北宋范仲淹驻守边关时曾经派一哨人马长期把守此地。寨子悬崖上有窨子十余个,内有锅灶水井,寨内有一口大井,水源充沛,可供几百人饮用,西寨崖下有一个大石仓可藏粮几百石。每当斜阳晚照,赤壁丹霞,宛如金色城堡。从岩崖眺望,每当秋天来临,飞翔的黑鹳、赤麻鸭等便回归栖息在芦苇丛中或在崖壁筑巢繁衍。蓝天、白云倒影在碧水里,黑鹳、赤壁丹霞与我们一起,构成一幅神奇山水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波浪谷是一种红砂岩地貌,岩石上面有着像波浪一样的纹路,纹路变化反映每一层砂岩随着沉积矿物质的含量不同,而产生的颜色深浅变化,被称作波浪谷。耀眼夺目的红色砂岩,仿佛一条绚丽的红色飘带,为状美的靖边龙洲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波浪式丹霞以巷谷、线谷、峡谷、丹崖赤壁、方山、孤峰及各类大中型风成交错层理等独具特色。波浪谷的形成,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丹霞景观,构成一幅幅奇幻的丹霞世界。 当你走近丹霞,立刻会被大自然鬼斧神工所惊叹。映入眼帘那层层叠叠、蜿蜒起伏的五彩砂岩,宛若一道道优美的波浪线;每一块砂岩上的纹理都千变万化、错落有致,有的像波浪,有的像流水,有的像陀螺,有的像云朵,有的像年轮,令人目不暇接。山丘与谷底,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剥蚀与流水侵蚀,红砂岩就形成了造型各异的山丘和峡谷:有的像城堡,绝壁千仞而庄严肃穆;有的像宝塔,威严矗立;有的像骆驼,负重前行;有的像城墙,绝壁千仞;有的像仙女,妩媚动人。“十里画廊”处处色彩斑斓,美景千姿百态,五指峰、地心、驼峰栩栩如生。 在“地心”深处的谷底,相传龙洲龙虎相斗,蛟龙怒摔龙尾,顿时石破天惊,惊起千层浪,其惊涛骇浪烙在红色砂岩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狭窄处只能容一人通过,巷谷曲径通幽,宛如蛇行,形成“一线天”的奇景。在峡谷中仰望,天露微光,头顶游人脚步伴随悠扬的歌声仿佛从天外飘来。从悬崖望下去,一条条清澈的小溪沿峡谷穿行,山环水绕,芦花随风摇曳,薄雾袅袅升起,如同坠入仙境。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碧水丹山被霞光镀上了一层灿烂夺目的金色,湖光山色、云蒸霞蔚,顿时让人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与壮美。当你站在这片高天厚土,远眺座座山丘曼妙的波浪型曲线,聆听着朔风劲吹的天籁之音,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挥荡于天地之间;驻足凝神,抚今追昔,触摸历史的烟云,想象苍海沧田的变幻,你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岁月的沧桑,任时光荡尽岁月的铅华,你定会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 波浪谷火焰丹霞,是最早发现龙洲丹霞地貌之地,火焰丹霞地貌最令人惊艳的是在雨过天晴,这一区域的红砂岩受雨水的浸润后色泽鲜艳,如同燃烧的火焰,“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远看好像火焰山一样,故火焰丹霞。九曲台因“九曲黄河”最为著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夕阳西下,晚霞的余晖照在岩石纹理上,黄河九曲在这里汇聚,河水倾泻而下,气势磅礴,把陕北地貌的粗犷和壮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千里奔腾的黄河水被瞬间定格,放眼西望,一幅壮美的黄河落日图尽收眼底。九曲台“奔腾的黄河”正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大自然用它神奇的妙笔,仿佛染醉了群山峻林,美得令人窒息,在这里书写着生命永恒的诗行,用它智慧的双手,在这里雕刻着不朽的沧桑和美丽。 行走在火焰丹霞步道,一步一景,景随人移,处处散发着强大艺术震撼力与感染力,不但给你视觉上的冲击,而且更会给你心灵上的震撼。当游客置身蜿蜒曲折的步道,定会眼前火红的岩石所惊叹,岩石纹理千姿百态,砂岩形态千变万化,蜿蜒起伏的像波浪,像起伏的山丘,平行的纹路像千万条路通向诗与远方。当我们俯瞰,百丈陡崖赤壁,犹如石破天惊,感叹大自然的伟大的力量与神奇。来到谷底,宽阔的湿地上微风吹动芦苇,像我们招手致意,有水静静地流淌,不惊不喜。 “阳光、沙滩、海浪”,一首《外婆的澎湖湾》回荡在耳边。从空中俯瞰,两道峡谷,峰如刀削,谷底一株株翠柳迎风摇曳,红色岩壁在晨光微露下,白云悠悠光影斑驳;一座座小“山峰”,宛如“千龟贺岁”,如“火龙飞舞”;岩石纹理美如行云流水,一路滔滔不绝直奔东海,宛如海边礁石浪花朵朵,卷起千堆雪;有的似火龙,龙爪清晰可见,好像龙行千里,正欲天空飞舞;岩石如高山,脚下沙漠边,几只负重骆驼缓缓走在小路上,仿佛沿丝绸之路要去远方,只留下驼铃声声;奇峰蜿蜒跌宕,如千龟贺岁,似海滩礁石,蔚为壮观,让人心中不禁称奇。美轮美奂的独特地貌景观,一片片波浪型红色岩石,如汹涌的潮水铺天盖地向你袭来,似一团团燃烧的烈火熊熊而起,其秀美程度比天空中美丽的晚霞毫不逊色,美得令人窒息。映入眼帘的是一层层、一片片连绵起伏的山岩,微风吹动下,那柔美的线条仿佛有了生命,一圈圈、一层层、一团团、一盘盘,如波涛拍岸,如漩涡涌动,如烈焰熊起,如云髻巧盘……每一块砂岩上的纹路都千变万化,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特别是岸边有一只巨型的海龟,俯首向海而游去,龟背的花纹清晰可见,“金龟探海”让人惊奇。 美丽的湖泊就像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色彩斑斓的群山峻岭之间,湛蓝的天空、紫红的丹霞、清澈的湖水、金黄的白杨,仿佛一幅立体山水画卷,岸边的丹霞,状如年轮,似浪奔浪涌,如恋人相拥,凤凰咀犹如凤凰展翅高飞一般。每当斜阳西坠,阳光洒在湖面波光粼粼,蓝天下羊群在岸边悠闲漫步,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翻开大自然这本书,走进神奇的丹霞,仿佛看到地质历史长河的波涛汹涌;有阳光照在水面泛起五彩的霞光,宛若诗意远方。抚摸每块优美的岩石,时光不老,有诗流向远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