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患癌症的“运气”有多少?

 好大水 2019-10-28
最近流传一篇公号文章的标题是这样的:《<科学>重磅:确认66%的癌症发生是因为“运气不好”》。又是重磅,又是确认,还加了个大大的惊叹号,仿佛抗癌领域又爆出了什么大新闻。
这篇文章来源是著名的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刊登了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 University)的两位科学家克里斯滕·托马塞提(Cristian Tomasetti)和波特·沃格斯坦恩(Bert Vogelstein)合作撰写的论文,标题叫做《干细胞分裂、体细胞突变、癌变原因和癌症预防》
光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篇正统的科学论文,非专业人士大概是很难看懂的。大致内容是癌症的发病率应该和细胞分裂次数有关系。人在自然状态下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原因就是细胞分裂。
细胞每分裂一次,DNA就要复制一回,而DNA复制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很难保证不出错,大部分的基因突变就是这么来的。事实上,研究发现,同一个体的细胞每分裂一次,其DNA便会以相对恒定的比例出现若干错误。
最后的结论是,66%的癌症突变都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源自环境因素的基因突变只占29%,剩下的5%来自先天遗传。细胞分裂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完全无法避免,因此确实可以说,你体内的致癌基因突变有三分之二都是因为坏运气导致的。
这个报道是耸人听闻的吧。那么是大部分癌症确实是因为运气不好,和后天努力无关喽?
答案不是这么简单,因为致癌基因突变和癌症本身不是一回事。可以肯定,癌症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致癌突变都会导致癌症,有两个原因。
第一,大部分癌症都不是一个致癌基因突变了就完事了,而是需要有好几个致癌基因同时发生突变才行。假设某个癌症需要5个基因突变,其中两个都是坏运气导致的,第三个是环境因素导致的(比如吸烟),那么只要防住第三个,癌症就不会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说环境因素还是相当重要的。
第二,即使所有5个基因突变都发生了,也不等于说就一定会得癌症,因为健康的免疫系统会把癌变细胞清除出去,保护人体不得癌症。已知长期慢性炎症反应、糖尿病和过度肥胖等等很多因素都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活性,这就是为什么说个人的健康努力仍然是防癌的有效措施。
事实上,来自各个防癌权威机构的研究显示,有42%的癌症都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来预防的。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论文作者得出的66%这个数字是所有癌症的综合统计结果,不同类型的癌症,这个比例是不同的。
比如,宫颈癌、肺癌、食道癌和胃癌这4种癌症的突变基因源自环境因素的比例分别为74.6%、65%、69.6%和55.5%,均远高于29%的平均数字,这说明起码对于这4种癌症来说,后天预防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上述4种癌症都发生在直接和外部环境接触的部位,像黄曲霉素、人乳头瘤病毒和空气污染等各种已被证明能够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肯定都会起到很大作用。
只有那些躲藏在身体内部的器官才不会受到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列腺、脑组织、乳腺和甲状腺等器官的致癌基因突变绝大部分都源自坏运气,和环境因素无关。
具体到中国,哪些癌症的发病率高呢?答案恰好就是肺癌、食道癌和胃癌!也就是说,影响中国人最厉害的癌症都是环境因素占很大比例的癌症,中国人必须检讨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篇论文对于癌症患者和研究者来说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它首次指出运气在癌症中占了很大比例,因此癌症研究重点应该从过去的怎样预防改为如何提早预警,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那些“倒霉”的人,并尽早开始治疗
第二,既然有相当一部分癌症都是坏运气使然,这些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们就不必怨天尤人了,癌症是慢性病,同高血压及糖尿病一样,应该学会放松心态,积极面对。

来源:重疾不重 编辑:老杜 联系:dulin6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