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7日,老友们相约,到珠海平沙爱布菲尔(Ai Bbu Phil Wetlands)湿地公园游玩。 天气多云,早晨略有秋的凉意,甚是适合出游。大家分三拨乘坐公交车,先后到达集合地西海岸花园。这个站点,有204、502、540、812、K7公交车经过,较为方便。 友友中有的曾经在这里住过。但两三年没有再来。一下公交车,站在原地四处张望,不停地说,变化太大了。这么说,大家也觉得正常。在珠海,哪里不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呢!粤港澳大湾区的推进,珠海的变化,将会更大、更快、更好。 友友们到齐了,沿路向北200多米是十字路口,右拐往东,走了400余米,便来到湿地公园大门口的广场。其实,距离很远的地方,就看到了巨大的"珠海骑马场"广告牌,它的南侧,就是湿地公园的"门脸“。一座高大的人工假山,山顶巨石上书写着汉英双语的公园名称。巨石缝隙间,一股清流直下,冲击着下面的一个大型水车轮子转动。看起来,还是蛮有一点气势。 这样的景,对于游玩的人来说,那是不会错过的。大家急忙拿起手机,纷纷拍照,并且照了一个合影。 我们来的比较早,公园还未到开放的时间。大家这才从紧张中缓解了。有的再次进行拍照。 八点半,等待入园的人还不是很多。我们进入公园,沿路步道播着小风车,时转时停。有的路段,有的用伞,有的用花,做成圆拱形通道,如同节日一般。平坦处,用小风车摆成了"LOVE“字样和五环图形。 主道的南边,是一个水塘,和一条东西方向的水渠相连。主道与水渠平行。岸边,有用绳编制的动物,有用废轮胎制作的小动物,有木制小屋,引人注目的当属黄牛驮着牧童的“铜塑”。 沿路,水渠上建有小桥,还有一个吊桥,名曰“玉龙吊桥“。过了桥到对岸,便是这个湿地公园核心区"骑马场“了。 道路的北侧,是一组组红军长征重要事件的展示牌。随着展示牌结束,到了一个绿色塑地、高大遮棚的场所,一幅舞台式的幕布悬挂,书有“重走长征路”字样。八十三年前,红军走过长征路。毛主席说的“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永在我们心中。 再往前行,就到了供游人观看、试骑马的“马场"。公园里的游人,渐渐增多。我们到了马场,已有游客在骑。我们一行人,都是一伙老人。我原以为,大家也就是看看年轻人和孩子们试骑。没料到,有一位女士,竟然与年轻人一般,办理了交费等手续,进入了马场。在工作人员指导帮助下,骑马而行。穿上那身服装,戴上帽子,看那身姿,看不出多大年纪,很像一个骑手。尽管没有放开缰绳奔跑,但也过了过骑马的瘾。 到了马场,主道就到了尽头,向南转弯,可以进入“骑马场”了。 据网络资料介绍,珠海骑马场是粤西地区唯一的马场。与爱布菲尔湿地公园共占地300亩。马场从深圳、香港、澳洲等地购入马匹,以退役赛马匹为主。还配有两个练习圈栏,一条1.8公里的沙土跑道以及马厮等完善的设施设备。 “骑马场”没有举行活动,场地随由游人进出,并可穿越马场回到公园出入口。 按照计划,我们一行来到海豚表演场。我们到的晚了一点,刚看了六七分钟的样子便结束了。下一场表演在12点进行。而离马术表演在11点开始的时间还很宽松。大家便不慌不忙的来到马术表演场。我们到来后,游客们也很快就到了。大家期待着骑手的出现。 一个骑手牵着马进入场地了,在场地上活动了活动。又一个骑手也出现了。他们先后骑马围着场地转了两圈。热身之后,两匹马奔跑起来。场地长约百十米,宽五六十米。跑了跑,停了下来。开始场地上设栏。栏杆起初设得很低。跨栏表演开始了。骑手驾驭着,轻松地跨过。另一骑手则是在场比中心遛马。栏杆抬高,马匹再跨,有一次将栏杆碰掉。栏杆设置到约一米高左右,马一跃而过后,场上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表演场上,骑手英姿,精神抖擞,驾驭坐骑,施展才能,将精彩马术奉献;观众席中,游人注目,神情期待,手持手机,留下瞬间,把热烈掌声送上。 我来自北方,常去坝上草原。看过马,也骑过马。当然也看过马戏团的马术表演。不过,这种环境,既不像草原的辽阔,有能够奔驰的空间,也不像马戏团的狭小,一种舞台表演的剧场。十五分钟的表演,很快就结束了。 太阳偶尔冒冒头,虽是晚秋,还是火辣辣的,女士们打起来了遮阳伞。不过,这也挡不住这伙人观看海豚表演的兴致。 大家又回到海豚表演场。和其他观众们一样,躲在树荫下,躲在有阴凉的地方,等待着。开始了,大家拥向场地,翘首望着。海豚和训养师的一举一动,都向观众传递着欢乐。 海豚,水中台上,上下跃动,钻圈顶球,不逊人类之技巧;观众,近看远望,目不暇接,欢呼鼓掌,犹入仙境之激动。 表演结束,大家共享午餐。中途三人退出后,余十五人,在滿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后,踏上返程。 老友们,幸福,老友们,快乐。相约再会。 (2019.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