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思考力的核心理念:三层次模型 理解(隐形思维显性化)—>重构(显性思维结构化)—>呈现(结构思维形象化) 二、金字塔结构:如何在30秒内说清楚任何事? 1、逻辑结构是否清晰,决定了表达和写作的效率和效果 2、横向结构(看全面)+纵向结构(抓重点分层次),是一种强调先总后分的立体化思维 3、金字塔结构思维的作用:沟通效率提升(时间大大缩短)、沟通效果明显(外行都能听懂) 三、理解:如何打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理解:隐形思维显性化 2、找结构:就是找中心思想、找观点 3、一句话概括结构的万能公式: 在什么什么的基础上,从什么什么N个方面,说明了什么什么的结论。 4、理解的三个步骤: 识别(信息中有哪些事实和观点)—>判断(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概括(用一句话) 5、找结构是一个人独立思考的前提。 四、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有自己审视问题的坐标系 1、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唯有学会独立思考。 2、西方教育关注思维能力训练,中国教育关注知识的传递。 3、找结构是一种思维习惯,和人生阅历无关、和年龄无关、和学历无关、和知识储备无关。 4、找结构常见的问题:全是事实依据的堆砌,或者有观点也有依据,但二者没有证明关系,或者是只有观点没有依据。 五、重构“四核”——结构思考力的四项基本原则 1、重构:显性思维结构化 2、重构的四个核心原则: 论:结论先行 证:以上统下 类:归类分组 比:逻辑递进 六、“论”——结论先行,如何一句话100%传达你的意思? 1、结论先行做得特别好的三个领域:政府报告,媒体,咨询行业 2、政府报告 每一章开头一个结论,每一段开头一个结论,然后这一段都支撑一个结论。 但凡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都叫结论,比如完整的主谓宾结构,或动宾结构。 3、媒体 正规媒体的标题一定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用一个标题给你交代得非常清楚。 4、咨询行业 每个PPT标题都是一句话,都是结论先行。 5、工作中如何运用“结论先行” 1)问问题:“所以呢”,逼他说结论。 2)不仅大标题要结论先行,每一级标题都要结论先行。 3)但凡信息传递的时候都要有中心思想,不管是说明类、技术类还是描述类。 七、“证”——以上统下,如何让你的观点经得住挑战质疑? 1、上面有结论,下面有理由,结论概括理由,理由支撑结论,上下对应,这叫以上统下。 2、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支撑结论,则结论是不可信的。 八、“类”——归类分组,如何让你的表达清晰全面且容易记? 1、相近的事情,分类就容易记。 2、人类大脑一次性接受信息的量是有范围的,大概3点到7点,其中3点是最好记且最容易被听众接受的。 3、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叫不重不漏),让分类更清晰准确。 九、“比”——逻辑递进,如何让你的观点逻辑严谨且有说服力? 1、三种排序方式:时间、结构、重要性。 2、同一层级的同一个分支,只能选择同一种排序方式。 十、结构罗盘,一张图说清所有工作内容 1、结构罗盘应用三步骤:配关系,得图示,上包装。 2、配关系有4种模式,合计16种关系。 3、上包装有四种方法:简化、整合、引用和类比。 十一、应用篇:构建结构五步骤 1、理解—描述问题定方向 2、重构—基于目标定主题 3、重构—纵向结构分层次 4、重构—横向结构选顺序 5、呈现—形象表达做演示 十二、理解—描述问题定方向 1、5W2H工具 What:什么事物出了问题,什么问题; How:怎么发生的; Why: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 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 Where:在哪里发生的; Who:谁出了问题; How much:问题的程度如何 最后还有一个基于5W2H的描述,叫问题的解决方案。 2、通过运用5W2H可以让隐形问题显性化 3、怎么区别How和Why 5Why问题分析法:持续问5个为什么,才能找到根本原因。经典的丰田案例:最后一摊油的解决方案是调整公司关于零部件的采购预算。 十三、重构1——基于目标定主题 1、用AB法确定表达目标:明确受众,明确你期待对方有什么行为 2、用SAP原则设定主题:简单、准确、有利益点 十四、重构2——设计序言 1、讲故事的套路:序言结构 2、序言的四要素:SCQA S:情景 C:冲突 Q:疑问 A:回答 3、序言的作用:用一个开场白把对方吸引过来,为下一步表达结论做铺垫 4、SCQA的四种运用模式 1)标准式:SCQA 2)开门见山式:ASC 3)突出忧虑式:CSA 4)突出信心式:QSCA 十五、重构3——从上往下,疑问回答搭建框架 1、电影靠什么吸引人?先给悬念,再给答案 2、如何从上往下搭结构?不断地设想问题,回答问题 3、如何设想问题?换位思考,运用5W2H工具 4、哪些问题是受众真正关心的?对应写出答案 十六、重构4——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做聚合 1、自下而上概况总结的三个步骤 1)列出要点 2)寻找共性 3)得出结论 2、两个核心前提 1)寻找共性,要保证下面要素之间的分类是MECE的; 2)这些要素本身是结论,是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 3、如何在现实中灵活应用这两种概括方式? 1)当你目标特别明确的时候,就从上往下,看对方关心什么,我有什么; 2)当没有目标的时候,只能从下往上,比如写工作总结,先把所有事情罗列出来,然后找共性往上放。 3)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中间是一个加号,两者要共同运用。 4)从上往下我们是一种假设,从下往上相当于是一种验证,上下结合,才可以搭建出一个有效的结构。 十七、重构5——横向结构选顺序,让表达更有逻辑 1、归纳结构 从许多个别事物当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和结论的方法。归纳论证的结论没有绝对真,只能叫更真,它跟样本量有关系。 2、演绎论证 1)标准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常用式:现象,原因,解决方案。 3、归纳结构和演绎结构的对比分析 1)演绎的优势:推理能力很强,只要大前提真,小前提真,结论必然真。 2)归纳的优势:结论比较清晰。 十八、重构6——选择演绎,让说服更有力 1、如何使用标准式 1)如何帮朋友的一本关于演讲的书写推荐语? 大前提:说一个好的演讲应该符合哪三条 小前提:说本书就分别从这三方面进行了哪些阐释 结论:推荐大家去看这本书 2)你去问专家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专家不会直接告诉你行还是不行。他会引述一个观点或理论,然后再说你这个问题属于这个观点或理论的某一部分,从而推导出你这事到底行还是不行。所以讲完后对你的说服力特别强。 2、如何使用常见式 1)洗发水广告的例子 2)需要注意的是:原因和解决方案要能够对应上。 十九、重构7——选择归纳,让要点更清晰 1、归纳的核心是分类和排序。 2、分类和排序的简便方法:使用现有的思维模型,如营销的4P理论,人力资源的选用预留,鱼骨图中的人机料法环、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结构思考力的三层次模型等等。 3、两种分类方式:封闭式和开放式。 4、封闭式分类方法:思维模型,二维矩阵。 5、三种排序方式:时间、结构、重要性。 二十一、 1、理念篇 三层次模型、金字塔结构 2、方法篇 理解:识别、判断、概括; 重构:论证类比、MECE、时间结构重要性顺序; 呈现:结构罗盘。 3、应用篇 1)理解:描述问题定方向—5W2H; 2)重构 基于目标定主题:设定主题—AB法则、SAP;设计序言—SCQA; 纵向结构分层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横向结构选顺序:演绎结构(标准式、常见式)、归纳结构(时间、结构、重要性); 3)呈现 形象表达做演示:配关系、得图示、上包装。 4、如何将结构思考力运用于个人、组织和社会? 1)个人层面:刻意练习 拓展阅读、学习思维模型、跨界学习、跟牛人交流 重要事情说三点 2)组织层面:统一管理语言 3)社会层面:普及思维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