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十月中下旬了,我相信大部分的宝宝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冲刺阶段的备考,那需要达到怎样的状态,才能进入冲刺阶段的复习呢? 先来给大家说一说考研过程的四个阶段吧。 第一个阶段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阶段的话就是备考初期,感觉一切都很新鲜,觉得专业课好像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呀,这个阶段容易出现不懂装懂。 第二个阶段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咦,发现教心专业术语好多,看不懂!发现英语阅读好难,错一片! 第三个阶段是知道自己知道,经过强化阶段的复习以后,书也背了一两轮了,知识点也都弄懂了。 第四个阶段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看书复习,在懵懵懂懂中已经达到人剑合一的状态。 冲刺阶段就是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的一个过程,已经复习完几轮,绝大部分的知识点都知道了,就差融会贯通全面背书这一步。 那么你就可以开始冲刺阶段的复习,大规模的去背诵,去精准记忆,比如政治的主观题、英语的大小作文、专业课的知识点。 冲刺复习的时间一般是十月底至十一月底,十二月份的话就是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了。
那么在冲刺备考扬帆之前,学姐想在这里嘱咐大家几个方面,给大家整理了冲刺阶段常见的几个误区,希望大家一定要记在心里绕道而行。 很多宝宝从十月份开始就不看书,其实即使在冲刺阶段,每周都要抽半天时间去翻一翻教材,每翻一遍你都会有新的体会,最后的结果一定会很美妙,资料再精准也是比不过教材的。
考研复习最悲哀的事不是没有背书,而是背了不会用,在考场上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到冲刺阶段了,大家都开始死命的去背书,把市面上的各种资料都买回来,没日没夜的背书。其实最主要的是分析目标院校的真题,要去仔细研究,经常考的是哪些知识点,同一个知识点会以哪些不同的形式出题,一定要针对性的去备考。
背书的时候一定要有选择性,学会去猜知识点会出哪种题型。像教育学里很多知识点,就只会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还有一些知识点从来就不考或者历年来就只考过一次,大家在背诵的时候就要有选择性的有的放矢,先抓重点考点,再去抓那些可能出冷门考点的知识。 完全不借助外力,或过于强调外力,频繁更换资料或辅导班 在备考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两种现象,一个是报很多辅导班买很多资料,一个是啥外力也不借助,全靠自己一身正气去扛。这两种情况都是不乐观的,到冲刺阶段,一定要逐渐开始做减法,跟着一个辅导机构用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资料不在多而在于你有没有很好的去吸收掌握。在前期阶段完全没有借助外力的宝宝,在冲刺阶段一定要醒一醒,如果备考情况不是很乐观,赶紧寻求身边的外力帮一把,说不定在最后阶段还可以力挽狂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