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新型网贷骗局,已有很多人被套路,还是快来看看吧

 iamadsl 2019-10-29

案件回放:

3000元换来催还贷电话

今年5月初,葛先生在酒桌上认识了在山东省威海市经商的张某。张某声称,有位朋友有个只赚不亏的致富门路:只需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再对着手机屏幕上下左右摇头晃脑一下,即可轻松赚到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好处费。

葛先生觉得这是个来钱快的“好买卖”,几天后拨通了张某的电话。张某爽快地将葛先生带到外地一家宾馆。酒足饭饱后,葛先生按照张某的要求拿出银行卡和身份证,按照指示对着能人脸识别的屏幕摇头晃脑了一番。然后,张某把葛先生的身份证还给了他,告诉他:“几天后3000元到账,就把银行卡还给你。”5天后,张某让人将葛先生的银行卡还回来了。一查账,果真多了3000元。

没多久,葛先生就接到电话,说他在网贷平台欠贷逾期,总共欠款5万多元。葛先生上网一查,发现张某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在多个网络平台办理了贷款。葛先生紧急联系张某,谁知张某早已将他所有联系方式都给拉黑了。

意识到事情不妙,葛先生赶紧报案。民警经过调查发现,张某身份可疑并且作案地点均不在本地。短短5个月时间,威海就发生数起类似案件,受害人都是为了赚点所谓好处费,落入了熟人设下的圈套。

案件分析:

网贷受害人多为年轻人

如今,许多贷款平台都要求借款人“刷脸”,采集借款人的面部信息。于是,一些犯罪分子就利用借款人的面部信息来达到“空手套白狼”的目的。

本案中,张某首先做足“功课”,使用假身份和异地手机号码,为诈骗后成功失联做好准备;第二,抛出诱饵,骗得葛先生的好感和信任;第三,策划在异地实施骗局,让葛先生对着手机摄像头点头、摇头,其实就是网贷平台借款时履行的“刷脸”身份验证程序。这样一来,受害人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盗用了身份及银行卡信息,并完成身份验证。张某利用葛先生的身份,达到从各个网贷平台贷款的目的。

据了解,此类“刷脸贷”诈骗方式专门针对小额贷款者,受害人以刚工作或创业的年轻人居多。骗子让受害人对着手机点头或者摇头,其实就是网贷平台借款时履行的“刷脸”身份验证程序。

民警支招:

向邀请绑定等行为说不

艾其华(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民警):

第一,要提高警惕,对熟人介绍、专家推荐的,以及商场、路边推销的或网络论坛、社交平台推荐的贷款信息,都不要轻易相信,拒绝“高利诱惑”,即使“天上掉馅饼”也不要捡。

第二,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不要轻易透露个人身份证号等信息,谨慎对待手机客户端等需要绑定个人隐私信息的设置,妥善处理快递单等单据上的个人信息。同时,要学会拒绝身边人邀请绑定、帮忙注册贷款软件等行为。一旦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人恶意使用,应当立即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第三,如果已经身陷骗局,应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与骗子单独接触。对于威胁、勒索、收取高额利息及违约金的行为,应积极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切勿逞强对抗,以免在骗局中越陷越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