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十五分,校车来了,你读三年级的孩子还在找他的作业。你冲他大喊:“快点啊!再磨磨蹭蹭校车都要走了!你昨晚怎么不把作业收好!” 孩子开始委屈地哭哭啼啼,而你又急又气,校车已经开走了,因此,这一天以消极的基调开始。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正确应对。你能够把一个消极的场景变成积极的学习经历吗?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对自己感觉良好呢?怎样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避免把事情搞砸? 经验证明,一种方法是积极地说话。 积极地说话意味着肯定。孩子通常愿意对肯定的语言作出积极的反应,例如: 1) “记住”vs“不要忘记”: “记住”传达的意思是——我对你有信心,而“不要忘记!”的意思是——我不发出否定式的命令,你就永远记不住。 2)“你很擅长收拾桌子”vs“不收拾干净不许离开” “你很擅长收拾桌子”传达的含义是——你的能力越来越强,我需要你,我们是一个团队;而“不收拾干净不许离开”的含义是——照我的话去做,你是我的仆人。 3)“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你的书架看上去真整齐!”vs“你啥时候才能把你的狗窝收拾一下?” 前者传达的意思是“我很感激你为清理垃圾所做的努力”,而后者传达的是“你的努力毫无意义,你太磨蹭了!你让我很不高兴”。 4)“我知道你最喜欢那条绿裤子,但是那条蓝色的看上去更加成熟一些。”vs“你什么毛病?谁会穿得破破烂烂地去听音乐会!” 前者的意思是“我尊重你选择衣服的自主权,但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而后者的意思是“你不太聪明,事实上,你又呆又傻”。 5)“我对你说的很感兴趣”vs“我不知道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前者表达的含义是“我一直站在你这边”,而后者的意思是“我不想浪费时间听你说话”。 6)'谢谢你把狗狗放出来'vs“我还以为你连开一下门都不会” 前者的含义是“你真有责任心”,而后者的意思是“我对你不抱什么期望”。 7)“我太爱你了,天黑以后我不能让你骑自行车,因为这太危险啦。”vs“不准出门,你必须听我的!” 前者的含义是“我担心你的安全”,而后者的含义是“别想违抗我”。 积极地说话是十分有效的,但这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和大量的练习。如果你担心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这里有四条建议可以帮助你调整说话方式: 1. 在回答之前整理好你的思绪,尤其是当你生气、心烦意乱或感到不愉快的时候。 孩子越是发脾气撒泼,就越能记住父母的反应。你想让孩子记住你的草率、消极的反应还是你深思熟虑的理解?当一个孩子失去控制时,他需要一个成熟的大人给他冷静的安慰。 2. 承认孩子的情绪。 积极地说话首先需要积极地倾听。当你认真倾听并积极回应时,你就给了孩子应得的关心。记住,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轻视他的情绪,事实上,他的情绪是完全正当且合理的。 3.对孩子的优点表示鼓励,即使有些地方他做得不够好。 通过讨论孩子的正确做法来帮助他评估他的经历。建议他把他做错的部分看作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段错误的经历将帮助他下次做得更好。 4. 使用“我”句式。 “我知道”或“我看见了”是富有同理心的信息,这告诉孩子你一直和他在一起。“我”句式避免了许多“你”句式中固有的责备和优越感。不要说“你总是让人生气”,试着建设性地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影响。 因此,当你的孩子行动很慢,而校车马上就来了的时候,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很希望找到家庭作业。你已经很努力了!让我们约个时间讨论一下你可以做些什么来让自己记住。现在我们该去赶车了。”之后,抽个时间好好谈谈这件事。你的兴趣和关注会鼓励你的孩子对他自己的事情负责。 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孩子的挑战行为的例子,以及你可能的反应: 你的小男孩打碎了一个花瓶。等等!先别发怒!哪个更重要——花瓶还是你的孩子?不要因为一个无意的错误而攻击你的孩子,这样会加重伤害,记住孩子的笨拙并不是故意的,可能是因为他累了,或者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力气,或者他正专注于其他事情。 被自己的笨拙吓了一跳,孩子会更想听到“哎呀!我们得把这里清理干净。请拿条毛巾,然后我们以后换个地方放花瓶。” 你10岁的女儿因为足球队输了比赛而感到沮丧。不要用类似这样的话来打发她的沮丧:“没什么可难过的,这只是个游戏。”相反,要承认她的感受:“我知道你很难过,因为你对这场比赛抱有很大的期望,对吧。” 给你的孩子伤心、生气或失望的自由,而不是压制那些不快乐的情绪,这可以帮助他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强调积极的一面:“我认为关心别人是件好事,这让你成为团队中有价值的一员。” 你十几岁的孩子很生气,因为他哥哥不让他玩游戏机,然后他怒气冲冲地用拳头砸百叶窗。深吸一口气后,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很生气。生气是可以的,但不能乱发脾气。” 有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少说比多说好。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当你停止说话并张开双臂把孩子拥入怀中时,紧张感霎时消失地无影无踪。在承受压力时,我们需要与人接触,与冷静而简单的人接触。陪在孩子身边,是作为父母能做出的最积极的回应。 当然,尽管你尽了最大的努力,你可能偶尔还是会当一回“虎妈虎爸”。当你觉得自己对某种情况反应过度时,你的孩子无疑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你可以这样说:“我真不该对你大喊大叫。”或者,“我很生气,说了些冲动的话。”道歉并不会损害你作为父母的权威。相反,你会发现犯错并从中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体验。 探客测评工作坊 为什么要进行测评? 你或许会因为孩子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平时暴躁易怒,小动作多等等问题困扰。 你也很清楚这些问题看似琐碎,但它却很有可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阻碍。 我们知道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好,却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也不知应该如何应对。 在这儿, 你将更了解你的孩子。 我们会通过专业测评得出的数据为科学依据,这样能够直观的看到每个孩子身上展现出的不同特质,与孩子能力各个维度的长版和短板,为家长和老师提供指导,获得个性化养育指南。 在这儿,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解读。 从科学的数据中我们不仅能获得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因材施教等问题的相关指导,还能对孩子自身的问题有更加科学与清晰的认识,从而可以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或训练,提高孩子的核心素养。 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它不仅能够改变孩子的行为,还能提升孩子的能力,确保孩子各方面均衡发展。 探客测评工作坊是如何进行测评的? 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解码分析脑电波和行为数据,我们能够对之前看不见的,孩子的脑认知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进行科学全面测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