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路通】

 昊晟堂 2019-10-29

路路通的用药以“枫实”始见于嵇含《南方草木状》(西晋,约304年),很多资料讲其以“路路通”始见于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清,1765年)。
《南方草木状》记载说:“枫实惟九真有之。用之有神,乃难得之物。其脂为白胶香,五月斫为坎,十一月采之。其皮性涩,止水痢,水煎饮之。”确证在西晋时期就有入药。但奇怪的是,“枫实”为名历代本草皆不载,
1300多年后的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枫果条下载“即路路通”“即枫实”。
明代李中梓《本草征要》(
1673年)中有载:“鼻内肿窄,而气难通。并非息肉者,与芙蓉叶、苍耳子、白芷、菖蒲、路路通等同行有益。”可见在明代已经有“路路通”的入药,路路通始见于赵氏之说当存疑。关于《南方草木状》的成书时间,一说为西晋,一说为宋人辑佚,尚有争议。

路路通的功用,李中梓用其疗“鼻内肿窄,而气难通。”赵学敏载其用处为“辟瘴却瘟,明目除湿,舒经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焚之嗅其烟气,皆愈。熏衣被,可除蚤。”又说:“其性大能通十二经穴,故《救生苦海》治水肿胀用之,以其能搜逐伏水也。”古人或许因其表面充满蜂窝状小孔,取类比象言其通“大能通十二经穴”。
而今路路通为用,
《药典》(2015版)总结说:“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
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具有抗炎消肿、抑制病原微生物、保护神经、抗肿瘤等作用,
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荨麻疹、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乳腺增生、乳汁缺乏症、结石、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肾小球肾炎、脑血管病、肿瘤等众多疾病治疗。

在实际应用中,路路通尤以通乳、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风湿痹症、水肿胀满为多。但以清及近代医案来看,路路通之用远非如此。
《丁甘仁医案》载其用于肝失疏泄,湿热下注的疝气;肝失疏泄,胃失降和的少腹作痛;《邵兰荪医案》用于肝气犯胃,呕吐噎格;肝气乘侮,脘腹联痛;肝气失达,腹中绞痛。邵氏用之皆取七颗入药,丁氏用之则取
1.5-3钱为用。
丁氏、邵氏所用路路通别出新意,用于肝失疏泄引发的诸症为今所不见。而今,大凡中药学,一般均将路路通列为祛风湿药物,无外乎祛风通络、活血散淤利水,不见疏肝和胃的描述。又,路路通可用于乳腺增生,乳癖多以肝气郁结为要,以路路通对应,实则为疏肝之用,或也可说明路路通有疏肝良效。

路路通,到底通几路?
其一曰通经络,凡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者,可与独活、木瓜、鸡血藤等配伍;
其二曰通血脉,通行经脉而散瘀止痛,可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桃仁、红花、苏木等。
其三曰通水道,凡水肿、小便不利者,可与茯苓皮、泽泻、车前子等同用。
其四曰通乳汁,可与王不留行、漏芦、通草等合用治乳汁不通,乳房胀痛,或乳少之证。
此外,尚可调达肝经郁滞湿热内扰,症见疝气、脘痛、腹痛、呕恶、胸闷者,亦可仿丁、邵医案,与柴胡、橘核、延胡索、丝瓜络等配伍使用。
又可祛风止痒凡风疹瘙痒,又可与地肤子、刺蒺藜、苦参等配伍,内服或外洗。
如此可知,路路通者,载药运行周身上下左右,故有其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