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谢室友不杀之恩?

 灵魂出窍KKK 2019-10-29

很心痛,又是一桩发生在象牙塔里面的罪恶故事。

现在的社会,各种利益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学校作为一个微缩版的社会亦如此,有时候竟然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两名研究生。研究生啊,多么高贵的称呼,折让我等低学历者仰望不可及。它代表了国家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两人不仅是研究生,还是名校的研究生,更是名校的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拥有这样的地位和头衔,无疑是站在了人生金字塔尖的成功人士。可就是这样两位成功人士却酿成了这起投毒案。一时间,全国为之哗然。

复旦大学,全国著名的多科性综合大学,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很多人心中特别是上海本地人心中,比起清华北大也不遑多让。可是本案就发生在这里,无疑让复旦蒙羞。

先说说案件的受害人名字叫做黄洋,1985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容县,和他的名字一样,他的家庭极其普通。作为家中的独子,父母自认对他寄予厚望,就是在双双下岗甚至他母亲身患疾病的情况下也没有耽误他的学习。黄杨自身也是个学霸,2004年就在高考中得到了590分的高分,这个分数上个一般的“211”和“985”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学霸的世界岂能是我等学渣能够看懂的?为了圆自己的北大金融专业梦,黄洋毅然而然的选择了复读。第二年他的成绩更好,比第一年多考了整整一百分!这个成绩按道理来说,清华北大是可以搏一搏的。但是那年,由于黄洋的母亲生了重病,父亲考虑到有风险,让黄洋报了复旦大学的预防医学专业,结果被顺利录取,入学后,他又转到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黄洋被保研。本来可以直博的他因为家庭因素放弃,然而就在他硕士毕业找工作未果以后,他又参加了考博,并在初试当中排名专业第一。

好了,下面说下下毒者。下毒者名叫林森浩,也是一个学霸。林森浩, 1986年10月17日出生于广东汕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因成绩优异保研至复旦大学医学院 。

林森浩和黄洋虽然就读同一个学校,但是却分属不同的专业,生活上本来没有交集,属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不知道是于什么原因,黄洋于一年后搬到到了林森浩的宿舍。两人开始了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学习和生活。

两者都是研究生了,年龄也不小了,早就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了。黄洋和林森浩都是一般家庭出身,应该是可以说到一起的。但是,黄洋是一直到在本校,多多少少有点地头熟的感觉林森浩是外校过来的,他或许心理上有点自卑。黄洋的性格稍微外向,有曾经两度的支教经历为证。而林森浩不是一般的内向,基本是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四点一线的。事后林森浩向公安交待因为临近愚人节黄洋曾经说过愚人节要整人的话才痛下杀手的。林森浩和马加爵都属于具有典型的反社会人格的人。面对这种罪犯,警方是不可能了解真正的犯罪动机的,他们的供词大多数具有欺骗性质,反正他们认罪了,一心求死,无所谓了,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会把随着自己的死亡把这个秘密带走,让它成为未解之谜。马加爵是暴力型的,林森浩则具有表演性,有面对央视记者采访的侃侃而谈为证。

林森浩的真正犯罪动机只有他知道,我只能大胆的猜想:像林森浩和黄洋这种学霸,在学习上,事实证明是没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问题,像黄洋这种名校研究生竟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广大的二本,三本甚至大专毕业生岂不是毕业即失业。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大部分的双非、二本三本甚至大专生在现实中生活的并不差。“211”、“985”毕竟才一百来所,像北清浙交复这种顶级名校,那更是凤毛麟角。看到这些昔日在高考、考研当中的手下败将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并不比自己差,他们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失落感和挫败感。黄洋会通过参加博士考试并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的正确处理方法来把这种失落感和挫败感减少到最低限度。而林森浩的心理恰恰是有问题的,他会把这种失落感和挫败感无限的放大,最终通过极端的方式发泄到身边的人身上,而这个人很不幸的就是黄洋。人和人之间相处,说是没有一点矛盾,那纯属扯淡。夫妻之间,父子之间都会吵架,更何况是同学室友了。但是正常人都会吵两句最多打几架然后一笑置之,放在平时的林森浩可能也会这么做,可是现实的挫败感,就业压力的紧迫感叠加在一起,就不那么冷静了。黄洋和林森浩住在一个寝室,低头不见抬头见,两个人一句话都不说那是不可能的。或许毕业之前两人曾经在一起聊过毕业以后的去向,黄洋说家里面经济条件不好,不考博了。这原本是一句闲话,可是林森浩错把这句话当做一种承诺当真了。就当黄洋突然参加了博士考试并是专业第一的时候,林森浩愤怒了,认为黄洋欺骗了他,再加上以前日常累积的矛盾。于是他愤怒了,于是他出手了。

因为宿舍的饮水机问题,林森浩和黄洋发生过争执,黄洋虽然出身一般家庭,但是因为是独子,较为注重生活品质。而林森浩苦于家庭成员众多,生活较为节俭甚至于有些抠门。两人曾为公摊购买饮水的费用吵过。争吵的结果是林森浩从此不再喝饮水机里面的水,也不再分摊费用。加上黄洋有早期喝水的习惯,想到这里,林森浩决定从这里做文章。

2013年3月31日中午

,林森浩趁人不备,将其从实验室偷偷带出的有毒化合物注入饮水机槽。

第二天,2013年4月1日愚人节,果不其然,剧情按照林森浩编写的剧本上演了,早上八点多,黄洋像往常一样拿起自己的马克杯来到饮水机旁边接水喝。哪知道他刚喝了一口,就猛地吐了出来,随后干呕了好长时间。这时躺在床上的林森浩有意识的趁着拿执业医师资格证的由头,离开了寝室。

善良的黄洋天真的认为是因为这桶水因为买来的时间太长,变质了,把水桶拿到盥洗室里面清晰了一通。随后,他来到校图书馆自习,期间又发生了多次严重的呕吐,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的黄洋马上前往学校的附属中山医院就诊。从医院输液回来以后,黄洋就没再离开宿舍的床位。听闻黄洋突患急病,不断有同学前来看望。这时一旁的林森浩还假模假式的说要陪黄洋去做检查。当天下午五点,

林森浩亲自为黄洋做了B超检查,主要是胃部和肝脏。之后,林森浩说:“胃没有问题,肝脏也没问题。”意识到自己提到肝脏,说多了,他立即把话题扯开。事后他回想:“主要是自己做的事,心虚吧。”随后,在其他的检查中,发现黄洋血小板急剧下降,肝功能受损,这引起医生重视。黄洋当晚入院,第二天病情迅速恶化,转入重症监护室。

收到学校通知的黄洋父亲匆忙赶到了上海,此时的黄洋已经人事不省,陷入到了深度昏迷之中。学校本哲人道主义精神,就让黄洋的父亲住在了黄洋的寝室。具有表演人格的林森浩还在表演,对黄父的到来表现的很热情,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其后,林森浩还多次购买水果陪着黄的亲属去看望黄洋。黄洋病情离奇般的急剧恶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怀疑到黄洋是中毒了。

2013年4月8日晚上,同宿舍的葛姓同学用笔记本电脑在万方数据库中查到,林森浩使用过二甲基亚硝胺对白鼠肝脏进行肝纤维化的造模。他将这个词放到百度里搜索,发现网上将其表述为N-二甲基亚硝胺,属于高毒类药品。

顺着这条线索抽丝剥茧版的探寻下去,林森浩的嫌疑越来越大。于是,他们报了警,

面对警察的讯问,林森浩承认了一切。一桩投毒案,两条人命,两个家庭,这结局只能让人唏嘘感叹,本来亲如兄弟同学之情怎么到了这步田地?案情公诸于众以后,有好事这笑称:多谢当年室友不杀之恩!只是面对这句戏谑之言,我们还能笑得起来吗?这值得人们深思


警方将初步案情向社会公布


林森浩在法庭接受审判


林森浩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