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舜帝和潇湘妃子在蓝山县化为舜公石和香炉石

 翰林钱府 2019-10-29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史载: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名。舜帝又名“小小天罡”即文殊师利童子,文殊师利童子下凡到人间就是舜帝。舜帝奏韶乐引来凤凰,凤就是文殊菩萨,也称贾宝玉,凰就是九天玄女,也称妙音菩萨或观音菩萨,也称林黛玉,还称潇湘妃子。舜帝奏韶乐后继续南下到永州市蓝山县,在蓝山县雷家岭村后的百叠岭举行祭祀昊天上帝的仪式。在举行祭祀之前派大臣夔(迦叶尊者)负责修筑金、木、水、火、土五行祭祀用天坛,由大臣龙(阿难尊者)负责在峡谷中修建溯溪而上的道路。夔观天象之金、木、水、火、土五行星的位置而确定地上的相应位置,舜帝为之取名为金市、木市(即楠市,亦称楠木桥)、水市、火市、土市,这五个地方后来形成了人口聚集之集市。五市中唯有水市在宁远县境内,其它四个市都在蓝山县。据有人考证,金市在如今新圩镇厚冲村附近的金堂坪,后金市被毁,人们移往新圩镇。

毛俊镇百叠岭附近的井弯村是舜水和俊水交汇之处,在《山海经》中称舜帝为俊帝,可能是因为舜帝南巡到蓝山的缘故,才将此两条河分别取名为舜水和俊水。舜水发源于蓝山县所城镇人形山麓,俊水为蓝山县境内河流,又名毛俊水,系舂陵水源头之一,发源于都庞岭。舜水和俊水汇合后称为钟水,在衡阳流入湘江。

舜帝和潇湘妃子在蓝山县化为舜公石和香炉石

毛俊水

舜帝和潇湘妃子在蓝山县化为舜公石和香炉石

舜水

舜帝完成祭祀昊天上帝的仪式后沿着舜水西行到九嶷山南面的蓝山县所城镇,这个所城镇古代称龁道县,也就是《圣经》里该隐被上帝流放的地方。伊甸园就是西藏东部,该隐被上帝流放到伊甸园东面的挪得之地。

《创世纪》4:17该隐与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怀孕,生了以诺。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将那城叫作以诺。

以诺代表与神同在,神就是道,所以以诺就是与道合一的意思,所以这个以诺城就是龁(合)道县,就是古代蓝山县城所在之处。舜帝就是再来的亚当(伏羲),舜帝之所以到蓝山县来,一是为了看望他的后代子孙,二是为了传给他的后代子孙先进的农业技术,三是为了把音乐知识传给他的后代子孙,所以舜帝在蓝山县南风坳创作了有名的《南风歌》,四是为了找个最佳的地点修道。后来舜帝到九嶷山顶上找到一个最佳的修道位置,并且在那里修道成功,圆寂后肉体化为三块360余米的大石。此石亦名三峰石,俗称舜公石。此石能化为孙悟空,也能化为贾宝玉,还能化为弥勒佛。三分石象征三位一体的基督,象征一气三清,也象征华严三圣。

舜帝和潇湘妃子在蓝山县化为舜公石和香炉石

舜公石

《但以理书》2:45 你既看见非人手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从山而出,打碎金、银、铜、铁、泥,那就是至大的 神把后来必有的事给王指明。这梦准是这样,这讲解也是确实的。”

《撒迦利亚》3:9 哪!我在约书亚面前所立的石头,在一块石头上有七眼。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亲自雕刻这石头,并要在一日之间除掉这地的罪孽。

舜帝圆寂后,他的两个潇湘妃子急忙赶到蓝山县,在如今蓝山县城城南的石榴花岭过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在那里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英庙,当地人也称娘娘庙,在观世音菩萨生日人们纷纷上山去祭拜,潇湘妃子就代表观世音菩萨。两个妃子就如同白素贞和小青的关系,也如同水神九天玄女和莲花仙子(也称百花仙子)素女的关系。

两个妃子第二天上九嶷山寻找舜帝,因为过于思念和悲伤,两人泪流不止,泪洒在竹子上就成了有名的湘妃竹,也称泪竹,如今在那里有几万亩湘妃竹,为全球之最。后来她们终于找到了舜帝所化成的舜公石,就在那里日夜烧香祭拜舜帝,痛哭不已,不久她们自己也变成了石头,这个石头如今被称为香炉石。在舜公石和香炉石间不久有水流出来,这就是湘江的源头。香代表莲花仙子,炉为丁火,丁火和水合一称为九天玄女。

舜帝和潇湘妃子在蓝山县化为舜公石和香炉石

香炉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