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赫尔辛基颁布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195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在20世纪,世界范围纪念的文化名人仅有两次。在20世纪,世界范围纪念的文化名人仅有两次。 (一)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一次是1953年全世界范围纪念的四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 世界和平理事会于1950年11月22日在华沙成立。其前身是'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常设委员会'(1949-1950年)。其宗旨是:要求销毁所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停止军备竞赛,撤销外国军事基地,铲除各种形式的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尊重人类的尊严以及国家领土和主权,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通过协商解决各国间的争端。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同时召开,要求裁减军备、禁止原子武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共同保卫世界和平。 1950年11日,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来自8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告全世界人民的宣言》,并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1951年2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在德国的柏林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要求五大国(美、苏、中、英、法)缔结和平公约的宣言》。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赫尔辛基颁布了四位世界文化名人。他们是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天文学家、日心说创始人哥白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弗朗索瓦·拉伯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 为纪念他们对世界文明的特殊贡献,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把他们定为1953年的四大文化名人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纪念。 (二)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另一次是1956年全世界范围纪念的十位文化名人。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是联合国旗下专门机构之一,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该组织1946年11月6日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现有195个成员国。 195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是: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拿、伏尔泰、康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将他们定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后,并在全世界范围内纪念。 (三)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 172个问题 ,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四)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无论是四大文化名人的屈原,还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他们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和思想领域做过突出贡献,永远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