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亭 | 曾住过古今装逼第一圣人

 zdjphoto 2019-10-29

《果林.行游笔记》之绍兴篇(二)

06.12
作者/果林 


会稽山下,因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又建有驿亭,兰亭由此而得名。

进入兰亭,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静谧!

视野处,修篁成行,竹影婆娑,浅溪淙淙,自带着一股文墨的清香。

在兰亭,除了游玩外,最重要的就是观赏碑刻文化。

鹅池碑亭:碑上书“鹅池”二字,鹅字铁划银钩略瘦,传为王羲之亲书。池字略胖则是其子王献之补书,故又被人称为“父子碑”

兰亭碑亭:碑上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如今的字已残缺:兰字缺尾,亭字缺头。因此碑现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故又称“君民碑”

碑亭:御碑高3丈、宽1丈,系清朝原碑。正面是康熙皇帝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书风秀美,雍容华贵。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书法飘逸。因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故又称“祖孙碑”,是整个园林内最为珍贵的一块碑刻。

王右军祠:是兰亭的精华所在。祠内清池一方,传为书圣洗笔之墨池。两侧回廊是历代名家临写的《兰亭序》石刻,其内涵概括为:山水廊桥亭,天地日月星,唐宋元明清,正草篆隶行。

于整个兰亭的中心处,即为流觞亭”。亭前曲水叠石,绿柳成荫,是王羲之与友人吟咏作诗,完成《兰亭集序》的地方。

兰亭,因《兰亭集序》而天下皆知,成为世人舒展情怀、空心归零、闲庭信步的旅行休闲之圣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