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会6科的复习顺序应该遵循什么思维?

 北书房2014 2019-10-29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六门课,如何搭配报考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我们考试的效率和成败。

许多同学在选择报考科目时按照先难后易或先易后难等错误的思维,但其实,按照六门课程的知识点逻辑关系来安排才是最科学、最事半功倍的策略。

注会6科的复习顺序应该遵循什么思维?

先后复习顺序攻略

会计——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

第一考会计。

会计是后面学习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科目的基础,后面三门科目的学习都需要用到一些会计的知识,而且会计也是各门学科中内容最多、难度最大的科目,因此先复习会计乃为上策,如果放在最后考,一旦考不过,就会导致前面已经考过的科目可能超过5年有效期而作废啦;

第二考税法。

税法和会计联系比较紧密,税法中的很多规则,比如,收入、费用等,借鉴了不少会计准则的规定,尤其是税法中最重要的两个税种,增值税中用到了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企业所得税中必须要会计算会计利润,没有会计基础的人学习企业所得税会感觉非常难,其实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没搞明白,对大量的税会差异不理解!

第三考财务成本管理。

会计编制财务报表给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就是为了供报告使用者进行财务分析的。财务管理中对会计信息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在投资、融资等决策中既要用到会计知识,也要用到税法的知识,因此,会计和税法考完,学习财务成本管理是自然而然的顺序!

第四考审计。

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出具标准的审计报告,必须要具备会计知识;为了降低审计风险,不但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要设计各种审计程序,还要判断被审计单位的税务处理是否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还要运用财务管理中的一些分析方法来对被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所以,审计排在第四,是为了更有效的学习!

第五考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这门课包括战略部分和风险管理部分,其中战略部分知识相对独立,风险管理中一些内控知识和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内控的审计有关,因此,学完审计对学习这部分知识更有助于理解!第六考经济法。这门课的知识相对独立,和其他五科联系不大,考试难度也最小,记忆性的知识较多,因此放在最后复习或者和前面其他科目同时复习都可以。尤其是对于学过法律的学员来说,最后稍带着就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