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庆红 某日,我看央视纪录频道节目《野性法国》,心中颇为感慨。有时,动物与人相比,对孩子的教育更胜一筹。 影片开始,一对美丽的白天鹅落脚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湖畔,它们两情相悦,在水中舞蹈、嬉戏,后来结为夫妇。不久,他们孕育出了三个孩子,两白一灰,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画面美极了。可惜的是那只小灰天鹅,或许是先天不足,身形显得有些瘦弱,在天鹅爸妈教他们游泳、捕食等生活技能时,它总是不得要领,显出笨拙、落后的样子。 时间在往前走,小天鹅一天天长大了,但它们若要成长,就必须离开父母,另外寻觅生活之地过自己的日子。 那一天,天鹅一家在湖上游了一会儿,说了些我听不懂的“鹅语”,做了告别。天鹅爸爸随后在湖面上展开翅膀,脚踩水面,做了一番飞翔示范。 一只勇敢的小白天鹅即刻模仿着天鹅爸爸的动作,张开一对漂亮的翅膀,脚踩水面滑行了一会儿,然后,振翅,飞起来了。另一只小白天鹅,尾随其后,预备,展翅,滑行,也飞上了蓝天。 小灰天鹅知道,自己也应该飞了。它仿照先前两只小白天鹅的起飞模式,展翅,滑行,但仅仅滑行了几米,不料脚埋入水中,失败了。第二次,小灰天鹅的翅膀仍然被湖水纠缠着,飞不起来。第三次、第四次均告失败。小灰天鹅不再试飞了,它沮丧地漂浮在湖中。 一直在旁边观察小天鹅起飞的天鹅爸爸愤怒了,它觉得需要教训一下这个最笨的孩子,它猛地追赶起小灰天鹅来。小灰天鹅见爸爸气势汹汹的模样,忙不得解释与回避,只是拼命地往前游,展翅,滑行,再振翅,出水,恐惧居然让它飞起来了。 天鹅夫妇仰着头,望着天空上越飞越远、越飞越高的小灰天鹅,嘎嘎叫着,目送着他们的孩子一去不复返。 影片最后,小天鹅越飞越高,最终飞出了电视屏幕。 原来,动物与人一样,孩子长大,就要离开父母的羽翼,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此前,父母最好的培养,就是陪伴与教会他们生存和觅食,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在孩子懈怠或不够努力时,给他们一鞭子,把他们送上正途。 溺爱、迁就,是动物父母对孩子都不齿的行为,它们在教育孩子上,确实同于人类,并高于人类。我想,连动物都唾弃的行为,我们人类又有何理由不对其说不呢? 爱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生存法则,教会孩子努力向上的精神,并交给孩子一颗永不放弃和永不言败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