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尚方宝剑遇见免死金牌,此时该如何抉择?

 脑洞趣味历史 2019-10-29

尚方宝剑和免死金牌谁更有用的问题,《鹿鼎记》里韦小宝和吴应熊就曾面对过,这就是个典型的矛与盾谁更强的问题。

其实,尚方宝剑一开始只是指皇帝存放在“尚方”的好剑罢了,只是在演变的过程中,它渐渐变成了王权的象征,才有了见剑如见天子的说法。

军事上,尚方宝剑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力,是出现在宋朝,《武经备要》记载:“本朝之制,大将每出讨,皆给御剑自随,有犯令者,听其专杀。”

政治上,大概在明朝才出现尚方宝剑用于斩杀大臣的记录。

明朝刘基《赠周宗道六十四韵》:“先封尚方堍,按法诛奸赃。”

所以,我们熟悉的包青天拿着尚方宝剑杀奸邪的故事,是出自明朝及之后的人创造的故事了。

与尚方宝剑杀人相对的是免死金牌(正确的称呼为丹书铁契),那是皇帝赐给有功劳的大臣,可以免除除谋反最之外一切罪行的“安全证”。

当尚方宝剑和免死金牌相遇时,如果符合以下情况,尚方宝剑可以直接斩杀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

1、行军打仗时,尚方宝剑的持有人作出重大决策,拥有免死金牌的人,却在此时作死(争权、通敌、妨碍行军)。

那么,尚方宝剑的持有人便可以便宜行事。

2、其他皇帝的免死金牌遇到当代统治者的“尚方宝剑”。

3、牵扯进谋反、宫变,此时,有再多免死金牌也是挡不住“尚方宝剑”这个代表王权的利器的。

综上,在古代若是有人以为自己身上有着免死金牌,就真的高枕无忧,那就大错特错了。免死金牌固然很难得,局限也多,比如谋反便是不赦之罪。

毕竟皇帝给大臣颁发免死金牌,不是为了让他们为所欲为,而是出于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给的一块保护用的护身符。

但这个保护,是指新的皇帝认这块牌子的权威,或者他们没有拿着牌子去犯事,然后大呼:我有免死金牌,谁敢拿我!

若是到了这种时候,尚方宝剑就真的到了出鞘的时候。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