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够靠才华的李白,偏偏爱上了剑,李白:我这么酷的剑侠见过吗?

 脑洞趣味历史 2019-10-29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余光中《寻李白》

1、酒剑仙

剑,百兵之君子者也,古之圣品,至尊至贵,人神咸崇。

我的印象中,持剑的人,往往都是绝世的大侠,比如墨子、辛弃疾。他们这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往往他们只需要从我们面前经过,我们脑海里便能料到前方定有一桩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要发生,而他们便是拯救灾难的关键。

剑侠

用一句很贴切的话去形容这样的大侠们,《孟子·公孙丑上》:虽千万人,吾往矣。

但若是这样一件兵器,配上一位诗仙,那画面怎么都有点奇特了。就好似教书的先生,突然告诉你,他其实是带兵打仗的将军一样震撼。但这件事确实发生了,对象还是能够靠才华吃饭的李白。

也许,是大唐的广阔给了他鲜衣怒马,一人一剑、任侠平生的念想。

纵马须尽欢

于是,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2、侠客行

李白的仗剑去国里,流传着一个国家的气节——侠。

侠,这个字笔画很少,但自古以来解释很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仁者为大。

实现侠道的方法很多,可以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可以惩奸除恶,守护一方;也可以像华佗那般悬壶济世,救人一命。

李白的路与众不同,他青年时期,是非常有钱的,有钱到什么程度?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李白画像

以当时的物价,5文铜钱可以买现在7、8斤米,一金可以换一万文铜钱,足够普通人家一家五口一年所有的开销了。李白用金钱拯救了落魄的读书公子,他们之中很有可能便会出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时代的典型人物。

李白很酷,他的剑是可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然后“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透过他的诗篇,我们可以发现,李白的侠道里是流淌着信陵君的儒雅,包括他赈济落魄书生的行为,也像极了魏无忌当初接济宾客的行为。

3、侠之大者

前文说过,大侠这个职业不是谁都能担当,你还必须要有一个承担得起“侠”字的理想。所以,李白这位想当大侠的人,断然不是纯粹的只会花钱救济的人,他的骨子里也有大侠的崇高理想。

宝剑

就着他行侠的事情,如果再细一点,你会发现这位土豪李白的骨子里,其实是渴望“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句话里,其实对比着两种人生,一种是杨雄白首还在著书,另一种就是实现一腔侠骨,才不枉来世上走一遭。

我们可以发现,李白是非常想用手中的长剑划破长空,再创一个锦绣盛世的,比如“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天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他是诗仙、酒剑仙,一位酷酷的大侠,却也是悲剧式的人物。因为出生商人世家的缘故,他虽然有钱,却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这份才华上达皇帝,实现自己仗剑为国的崇高理想。

他的剑,终于还是划破了时空,成了横在大唐之上,不可逾越地传奇。如果说,谁是我心中最浪漫的剑客,那么酷酷的李白一定当选。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