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血湘军是如何练就?湘军被清军绿营打压,狠狠给曾国藩上了一课

 脑洞趣味历史 2019-10-29

曾国藩的湘军,素以铁血闻名,在近代史上,它强大的战斗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但这支部队还叫做“团练”,刚在湖南长沙成立时,却经历了一件极为屈辱的历史。

在曾国藩的日记中记录了这件发生于咸丰三年长沙的绿营军围打湘军事件,也正是透过这件事,才坚定了曾国藩要训练一支铁血湘军的决心,绿营士兵的行为可谓狠狠给曾国藩上了一课

一、曾国藩组建湘军

咸丰三年,也就是公元1853年,对于湘军而言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当时,曾国藩因为母亲去世从京城回湖南老家丁忧(丁忧,旧时父母去世,子女按礼节要守孝三年,实则是二十七个月),咸丰帝却在这特殊时刻,给了曾国藩一道指令,协助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湖南团练

湘军

所谓团练,就是指地方上的乡兵,也就是在农闲时期把部分百姓召集起来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组成的武装力量。这样的部队有三个特性:1,一般在国家面临战事的时候会辅助军队参加战斗;2,补充地方政府维护家乡的治安;3,战斗力有限,无法和正规军相提并论,只能算做预备役

曾国藩

因为曾国藩虽然官居二品,在六部任职十多年,但他本人是实打实的文人,根本没有上阵的经验。莫说咸丰帝没打算让他去上阵杀敌,连曾国藩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打仗,多番推辞不过,才勉强上任。

曾国藩配合张亮基练兵时,他觉得单纯的团练并不足以支撑起保家卫国的重担,便决心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不同于绿营和八旗兵的势力。曾国藩不知道的是,他的决心会打造出如何一支传奇部队——湘军

(曾国藩)取明戚继光遗法,募农民朴实壮健者,朝夕训练之。将领率用诸生,统众数不逾五百,号‘湘勇’

二、咸丰三年长沙绿营事件

曾国藩在长沙拉起的这支部队,初定人数只有500人,因为他缺乏经验和金钱,便决心先用500人试水。

可让曾国藩没想到的是,他这支部队还未开始杀敌,湖南提督鲍起豹便率领着手下的绿营军来找曾国藩的麻烦了。鲍起豹并不是一位小人物,相反,他很有才华,对于手下,也是唯才是举,很受部下的欢迎。他还是一位典型的暴脾气,眼里容不得沙子那种,也正是因为这,对于平生素未谋面的曾国藩他才有那么大的敌意

曾国藩剧照

他俩的矛盾来自于曾国藩咸丰元年上书的一份奏折:国用不足,兵伍不精,二者为天下大患。……岁出之数,兵饷为钜,绿营兵额六十四万,常虚六七万以资给军用。自乾隆中增兵议起,岁糜帑二百馀万。……仍宜汰五万,复旧额

在这封奏书上,曾国藩表达了自己对绿营的不满,认为他们士兵素质不行,战斗力不够,还每年占用大批军费,建议朝廷裁员5万人。因此,鲍起豹这位暴脾气便恨上了曾国藩。

刚成立的湘军只有500人,战斗力并不高,鲍起豹便让自己的亲卫“标军”整天聚集在湘军军营门前,只要湘军出门,便各种找借口挑衅,目的便是狠狠虐一下湘军,出口气。后来,更有甚者,他们还派人把曾国藩出行用的轿子也给砸烂了,气得曾国藩当时就给鲍起豹写了一封信,责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鲍起豹也够狠,第二天便让人把闹事的亲卫绑了起来,送到了曾国藩的军营内,说任君处置。

湘军将领

那么,曾国藩真的敢治罪吗?

答案是不,因为鲍起豹在把亲信绑过来的时候,还派遣士兵把湘军围住,这意思就很明显了:我绑人来,是给朝廷面子,你是个朝廷命官,但你敢真的治罪,我就敢给你好看

曾国藩这也看出来了,感情这货是故意找自己麻烦的,看来还是当初请求裁军的事情惹得祸。被逼到这种局面,曾国藩也是觉得极为屈辱的,但有啥法呢?硬拼显然不合理,只能认了这一局,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曾国藩最后也没有处置那批亲卫,而是率领湘军撤出了长沙。

三、后续

置于鲍起豹也没高兴多久,几个月后,湖南巡抚张亮基便给他来了个回马枪:他找到鲍起豹因为讨伐太平军时,对一支友军没有救援,延误战机,导致那支清军覆灭的事情为由,参了他一本,鲍起豹也因此被撤职。

鲍起豹的绿营兵暴动起来,差点杀死了张亮基这位巡抚,鲍起豹临走很干脆,一句话化解了这场风波:尔等如此,是陷我于不义也,我请绝命于尔众前

曾国藩经历这次屈辱后,也越发坚定训练一支铁血湘军的念头。几年后,那支500人的军队果然发展成了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无敌军团。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