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美好的东西总能被丑陋的东西所遮掩,这缘于人的天性。一个姑娘长的再好看,可是由于一次不被世俗所容忍的恋情,那么她这一生可能就毁了。 好事不出屋,坏事传千里,这就是社会的险恶。人们往往能够容忍那些符合大众口味的事情,却鲜有人会理解那不被世俗所容纳的事物。好事就跟那鲜花绿地一样,容易被人接受,可是不会被传颂;坏事就跟那坨粪便一样,不被人接受,可是却传播的极其迅速。 人们的内心往往在不被接受理解的事物上过度关注,总是加以分析研究,因为读透了,就理解了,那样就不会对自身产生危害了。因为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本质上是不会再对人类构成危胁了,相反,还可以被人所用。反之,那些早已熟悉理解接纳的东西,人们不会再过度关注,因为他们已被人熟知。 这里面还有一个人类天生的敏感性问题,有些人敏感性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也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和警觉。比如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一个细微动作,这类人以警察和心理工作者居多;也有一些人不太敏感,当然这类人大多命好,生活一般如意,不太在乎生存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的生存问题没有解决,那么他的警觉性就会相当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敏感程度过高等。这种人天生考虑思虑过多,想的东西很全面透彻,但是他们生活却并不轻松,而且容易陷入完美主义的泥沼里。 他们因为思虑过多,太过敏感,生活中陡增了许多烦恼。他们为此苦恼,努力的压制自己不要这么敏感,不要这么想这么多,可 是事与愿违,偏偏越压制越想的多。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根据森田理论原则来解释,你对不好的事物投入越多精力,你就会越关注,你对这种事情越是压制,它们越是崩发,犹如火之溪流,滔滔不绝。而它们的滔滔不绝的巨大能量的源泉是你的不断的压制,不断的强化的这种能量。所以正确的做法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你对这种恶性问题不过度关注 ,不压制,不扶持,那么它就失去了力量产生源泉,那么它也会自生自灭的。当你不在关注它时,它就会枯萎直至消失。这就是古语所说的: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我们对生活中的不好事情,应当保持全面的理解,不片面,不局限,那样我们就会淡定融洽,而不是陷入越慌乱越片面越敏感的怪圈。如果我们能消除紧张恐慌感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会不那么敏感了,毕竟这个世界还是挺不错的。 作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老闫 博客中国专栏作家,网易媒体,企鹅媒体,简书,知乎,一点资讯,搜狐媒体,UC云观,天涯社区,今日头条,原创基地,众媒聚合,百度百家,豆瓣、微淘等平台撰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