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刷存在感和想被重视都是一种内心依恋需求所致。我们在很小的时候,总是需要妈妈在身边,我们总是站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玩,当妈妈不在视线内时,我们就会感到危险恐惧。意思是,我们在一边玩的时候,一定需要妈妈在身边 ,如果妈妈不在身边,我们就会觉得不踏实。后来大了一些,我们可以一边玩,妈妈此时不在身旁,也可以感觉很安全,因为我们心里想的是,如果有危险,我只要喊妈妈,妈妈一定就会出现,或者也可以这样讲,只要我有危险,妈妈就一定会及时出现。这样就不难理解,当五六岁的孩子一边玩,总是会一边看看妈妈在不在身边,如果不在,就会呼喊妈妈,于是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就被建立起来了。 但现实是,很多人的童年都是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小孩子,因为我们大多没有这么敏感的妈妈,她们没有学过鲍比的依恋理论,妈妈有自己的悲伤,痛苦,郁闷,有自己的生活情感,她们在面对自己内身的困惑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很难满足孩子的依恋心理,她们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 ,孩子在睡着后,妈妈会忙着做自己的工作或事情,如果孩子这时醒了,没有看到妈妈,心里就会对妈妈没有安全的的信任和依赖,这就是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长大后,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社会就成了妈妈的象征,我们渴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以前没有得到过的东西,例如存在感。当别人没有关注我们时,在做着他们自己的事情时,我们内心是失落的,因为,我们从小没有满足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到现在还是如此,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和关注,但是我们不主动,他人就会一直没关注过我们的存在感。实际上,你并不是不值得被重视,只是大家不知道你需要被关注而失落,你只需要发出一个信号,别人就会对你施以援手,大家都是成年人,你所要做的只是以一个成熟的心态来对待你幼年时丧失的安全型依恋关系。 作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老闫 博客中国专栏作家,网易媒体,企鹅媒体,简书,知乎,一点资讯,搜狐媒体,UC云观,天涯社区,今日头条,原创基地,众媒聚合,百度百家,豆瓣、微淘等平台撰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