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有钱不进三地,没钱莫近两人”,老祖宗的话,受益终身!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0-10-23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就连民间俗语也都饱含人生智慧。很多俗语之所以流传千百年之久,就是因为其中都有着深刻的道理,对后人起到一种警戒的作用。

比如这句:“有钱不进三地,没钱莫近两人”。三地:赌坊之地;青楼之地;故乡之地。两人:落井下石之人;趋炎附势之人。进三地,钱财散尽;近两人,余生凄凉。

有钱不进三地:钱能使人富贵,生活幸福,也能使人堕落,招惹麻烦。有钱后下面这三个地方尽量不要去。

一,赌坊之地。

常言说:富不过三代。就是因为第一代人虽然积累下了财富,但后人不懂得珍惜,很容易出败家子,无论你积累下多少财富,也经不住一个败家子的挥霍。要论败家的方式,赌博当属第一。赌博最容易上瘾,赢了还想再多赢点,输了就总想翻本,不输完是很难收手的。

清末大富豪盛宣怀,去世后为子女留下至少几千万两白银,大部分家产被他宠爱的小儿子盛恩颐继承,结果盛恩颐守着一大堆财产,就开始放任自己了,白天睡觉,晚上流连于赌场,曾经一晚上就输掉一百栋楼。到了晚年,盛恩颐已经是穷困潦倒,沦为一个乞丐,这是标准的败家子。

二,青楼之地。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这说的还是英雄,何况我等凡夫呢?就更抵制不住色相的诱惑了。人要没钱,那还好一些,就算有想法,也没那个条件。但如果有钱了,就很难把控自己了,很容易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一旦流连于这些烟花柳巷之地,开始享受生活,沉醉于温柔乡里,就很容易丧失意志,再难有进取之心了。所以无论再有钱,也要听从祖辈的劝诫,一定不要去这些地方。

三,故乡之地。

俗话说:“穷不走亲,富不还乡”,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让我们忘本,忘记故乡的亲情,而是有深刻的人情世故在里面。

因为有钱之后,你再高调回到故乡,就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人会过来找你借钱,并且这些人往往是好吃懒做的人,借的心安理得,借了也不还,都拿去吃喝玩乐了,你要不借给他们,还会引起嫉恨,说你无情无义,给你捣乱。而那些真正贫困,需要帮助的人,往往都是厚道之人,不会张口向你借钱。

大衣哥朱之文就是典型的例子,当初好心借钱给当地农民,不仅没人还钱,还没落个好人缘,反而还遭人嫉恨。所以人要是有钱了,最好还是别回故乡,免得给自己找麻烦,要想照顾乡邻也可以,但要低调进行。

无钱莫近两人:疾风知劲草,患难识人品。人在贫穷落魄的时候,最容易看清人的品行,下面这两种人,要尽量远离。

一,落井下石之人。

有些人在你好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哥哥长哥哥短,好话说尽,亲近的不得了。一旦你落难了,就翻脸不认人,不但不帮忙,还会上来踹一脚,恨不得你永世不得翻身。看清这种人的嘴脸后,以后就要尽量远离,不要再上第二回当了。

二,趋炎附势之人。

生活中不乏趋炎附势的小人,看到你得势了,就像小狗一样,天天在你面前摇尾乞怜,讨你欢心。一旦你落魄了,就板起面孔,高高在上,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人在贫困的时候,不要指望这种人帮忙,你没有利用价值,他们根本不会搭理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