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章,主要介绍了森林资源主要业务数据矢量化的过程,本章的重点是以县为单位介绍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林业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作为县级林业管理部门,林业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一、数据的分发处理 当开展某项调查工作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将全县的数据分发给各个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供其工作使用。一般来说,分发数据的原则都是按照行政界线将数据分割出来后下发。 (一)需要的资料 1、需要分发级别的行政界线,市级、县级、乡级或者村级; 2、需要分发的数据,矢量数据或者栅格数据; (二)处理过程 1、矢量数据的分发,将需要的资料按照顺序叠加并表现好: 2、打开toolbox-分析工具-分割: 3、按照乡名进行分割(如果行政界线是村级,那么就要融合成乡级),打开地理处理-融合: 4、输入要素就是行政界线(村级),确定输出的名称,最重要的是按照乡名进行融合,这样可以形成乡界: 5、融合好以后,打开数据就是乡界了: 6、然后打开toolbox-分析工具-分割: 7、比如我们要分割的矢量数据是某县林地现状,分割的依据是行政界线,按照乡界进行分割,所以填写如下: 8、目标工作空间可以选择新建一个,比如叫“分割数据”,确定没有问题后就可以开始处理: 9、根据数据的大小,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后,打开目标工作空间,可以看到数据已经按照乡名分割成单独的文件了,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将这些数据下发给相应的林业站: 10、通常来说,栅格数据,象遥感影像或者地形图是不需要分割下发的,但有时候为了安全或者速度,也可以进行分割,由于10.2版本中的“分割栅格”无法按照面要素进行分割,所以我找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首先将乡界按照乡名称单独存放,还是按照上面“分割”的方法,只是输入要素和分割要素都是乡界,这样就可以形成独立文件: 11、形成的单独乡界文件列表如下:
13、然后再打开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处理-裁剪: 14、在“裁剪”上点击右键,选择批处理,将需要处理的乡界逐一添加: 15、添加批处理,并且双击,会显示如下界面: 输入栅格统一都是县域遥感影像,输出范围逐一选择独立的乡界文件,有多少个乡界文件就建立多少个批处理,选择使用输入要素裁剪几何,将输出的栅格数据集名称改为项名称; 16、所有批处理添加完毕后,就可以执行了: 17、如果你使用的是arcgis desktop 10.4以上,就可以使用“分割栅格”直接进行分割了。如果你用的是10.2,但 “裁剪栅格”中的批处理又很不好用,而且也无法根据乡镇名称命名分割后的栅格文件名,那么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python,打开地理处理菜单中的“Python”: 18、将分割后独立的乡界文件逐一加载进地图: 19、写一个循环语句就可以获取图层列表中各个图层名称: 20、然后查询一下“裁剪栅格”的Python语法,arcgis帮助文档中都有详细的介绍,首先把默认的工作空间改成我们新建的数据库,然后以上的循环部分改写一下,目的是按照乡界裁剪遥感影像,并用乡镇名称命名每个乡镇的遥感影像: 以上代码的意思是,第一行导入函数库,第二行修改默认工作空间,第三行对E盘raster中的县1遥感影像,按照乡镇界线裁剪,并按照乡镇名称命名,裁剪的形状要和行政界线一致; 21、根据遥感影像大小及乡镇数量的多少,耐心等待一会,裁剪好的遥感影像就会自动放到数据库中: 22、在地图中加载一个区域看看效果,已经按照界线裁剪了,如果想裁剪成矩形,那么将上面代码“clippinggeometry”改为“None”就可以了: 23、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用Python写个脚本,然后导入自建的工具箱,做成一个工具。 我做了一个自定义的工具箱里面有个叫做“分割栅格”的工具,可以实现按照输入的面状要素来分割栅格,输出成多个独立的文件,大家可以去csdn中我上传的资源中下载。 下载完成后,打开ARCMap,打开ToolBox,在根目录上点击右键-添加工具箱,将下载的工具箱添加进来: 24、双击打开“分割栅格”工具,输入相应的参数: 输入栅格就是需要分割的栅格数据,分割要素就是分割的形状依据,命名字段就是分割后的独立栅格文件的名字,输出空间请选择数据库,不要选择文件夹; 25、完成后点击确定,耐心等待一会: 26、分割完成之后,可以把数据加载到地图中看看: 本章就到此为止了,主要介绍了数据的分发,在后面的章节中还要介绍变化数据处理、数据合并处理、拓扑检查、统计表生成和一些辅助功能。 ———————————————— |
|
来自: huajiang095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