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薄语言最伤孩子心,家长请学会“好好说话”

 走船的 2019-10-29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 胡健波)“我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你但凡有一点像我,就不会这么没用!”“看看周围,就属你最差”……

长期的语言攻击会和体罚一样,在孩子心中产生一种心理暗示,“我就是父母口中的人”,又笨又坏,随着一次次的攻击,内化成为他们自己的认知,成为他们言行中无形的准则。而且,被吼大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会不由自主地退缩逃避、失去思考的能力,随后陷入自责、懊悔的负面情绪中。

建议:虽然父母相比孩子是更加成熟的个体,“好好说话”依然是家长们永远的必修课。

控制情绪。语言攻击大多来自于气急攻心,因此情绪控制也成了最首要的一点。在生气的时候,尽量避免直接解决问题,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处理和反思,或者让更了解情况的其他家庭成员替代。

聆听孩子。家长要“蹲下来倾听”,把自己放在和孩子一样的位置上,以平等的姿态听听他们的观点,即便很多时候,他们的观点显得幼稚,但这正是成长的印记。

给孩子面子。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更胜于大人,在公众场合责骂孩子是教育中的大忌,这种行为对亲子关系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会直接导致孩子不信任、不依恋、不接近家长。

有原则。在任何场景中,父母都要保持相同的原则和态度,不因为自己的情绪状态或者夫妻关系而改变对孩子的态度。

编辑:孙宝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