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这话乍一听会让人觉得被冒犯,但待你冷静下来仔细琢磨,是不是发现真的是那么一回事儿。 这是心理学中的一句至理名言,适用于任何关系! 比如说, 男人怎样对你,是你从一开始就惯的、教他的; 孩子不听话、软弱不敢承担责任,是你教育失当,从小宠的; 朋友无视你、忽略你,也许是永远没有主见的你让人习惯性地忽视你; 同事不够尊重你,拿你当软柿子捏,也许是你畏首畏尾的样子给了别人得寸进尺的机会……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尊重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如何爱自己,有的人则教会别人如何伤害自己。 如果你正在面临人际关系的困扰,这便是一本帮助你——改善人际关系——的实用宝书。 作者黄启团先生,是资深的心理学导师,二十多年来专注于应用心理学教育,将心理学理论成功运用于企业管理、婚姻、家庭、亲子教育等领域,投资创建中国著名心理学平台——壹心理,用有趣、有爱、实用的表达方式为社会、组织以及每一个人提供有价值的心理学服务。 作者:黄启团(团长) 这本书是他二十多年从业生涯精华的集结,对于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团长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个人只有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模式,他才会自然地做出改变。 所谓的人生模式,就是我们俗称的“性格”或“习惯”,这些模式的背后,就是一个人的信念。 信念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而行为会导致结果。你今天所面临的困境正是过去行为所创造的结果,而这一切都是由你所持有的信念所决定。人们内心的种种痛苦、迷茫、失望、疲累等等,都跟信念有关。 在这本书中,团长结合自己多年来累计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来带大家一起探索并“看见”案主当前的人生模式。 人生的痛苦也许千差万别,但内在的模式大同小异,比如悲观模式、内耗模式、痛苦模式、假装忙碌模式、目中无人模式、指责模式、受害者模式、操控模式、恐惧模式、焦虑模式等等等等。从这些活生生的案例中,你也许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觉察出自己正在“运行”着的人生模式。 每个生命都可以奇美无比,就像,每个生命都可能平庸无奇一样。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觉察并看见自己的人生模式,并为了追求更好的人生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所以,当我们都在感叹人生不如意,在抱怨命运不公之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是如何创造今天这一切的?我内在的什么模式让世界如此对我? 以沟通这件事为例。 有个读者曾给团长留言说:“团长,我们单位的领导非常固执、独断、专横,听不进任何建议,采用所谓的‘狼性管理’模式来管理我们,一点都不理会员工的死活。我觉得工作压力很大,但我要怎么跟领导沟通呢?” 这番话是不是说出了你的心声?你是不是经常碰到听不进你的话的人,导致沟通无法继续?面对那些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我们该如何与之沟通?真的存在无法沟通的人吗? 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我们不妨站在那些“无法沟通”的人的角度来看看,是什么让他们这么难沟通呢? 团长曾做过一对夫妻的个案,这对夫妻觉得这段20多年的婚姻已经无法挽救了。当他们坐在团长面前时,太太就开始说个不停:“我真的对他挺无奈的,这么多年我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团长好奇地问:“你对他都说了些什么?” 太太好像是受到了鼓舞一样:“那可多了,叫他少喝酒,他不听;叫他少吃肉,他不听;叫他多运动,他不听。现在体检结果显示三脂高、胆固醇高。我一片好心给他煮红薯粥,他倒好,居然把粥给倒了……” 坐在一旁的先生忍不住了,打断道:“谁愿意听你的啊?我都快五十岁了,你总把我当作孩子,告诉我这不对,那也不对。我不想再多一个啰嗦的母亲。在你面前,我好像一无是处,这样的日子我不想再过下去了。” 这样的日子,我想谁也不愿意过。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辛辛苦苦地找到一个人,结果自己在他面前活得一无是处。就像网友说的,本来想找一个人为我遮风挡雨,没想到所有的风雨都因你而起。这,也许是婚姻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其实何止婚姻?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存在这样的情形: 孩子不听我们的,一和他说什么就直接走进房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老板不听我们的,一提意见就会被认为是在找借口,不关心员工,只知道盈利和赚钱; 朋友不听我们的,明明是为他好,给他建议,可他宁愿撞破南墙也不回头。 真的是别人难沟通吗?还是有什么你没发现的原因呢? 对方无法沟通?还是你让到对方变得无法沟通假如一件事,100分是满分,一般情况下做到90分已经很不错了。可是,作为父母、伴侣、领导、朋友,我们是习惯看到对方已经做到的90分呢?还是把焦点放在对方没做到的10分呢?显然是后者。 就像一个孩子考试考了90分,父母却说:“为什么不是100分?怎么这么粗心,连这么简单的题目也做错,太差劲了吧?”站在孩子的角度,本来以为90分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没想到却遭到了父母的一连串批评。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当你去批评和指责对方做得不够的10%时,他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向你呈现他已经做到了的90%,于是,争吵就会因此而起。其实,争吵的双方都是对的,只是因为双方所站的角度不同,关注的焦点不一样而已。 这就是“无论你说什么,对方完全听不进去”的重要原因,因为他正在全力以赴地证明自己是对的,他又如何能看到你的焦点呢?何况,一旦他同意了你的说法,就等于承认自己错了。试问,又有多少人的自我价值高到可以坦诚地承认错误呢? 当你把焦点放在对方暂时做得不够的地方时,你无形中已经把他放在了“错”的位置,这自然就触发了他的防御机制,他的心门也就因此而关闭了。当一个人的心门都关闭了,你要如何与他沟通?所以,究竟是对方无法沟通?还是你让到对方变得无法沟通的呢? 一句“我懂你”胜过千言万语没有无法沟通的人,只是你暂时没找到与他沟通的方法而已。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沟通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首先要去看到对方已经做到的部分,然后与对方一起探讨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把他先放在对的位置,再告诉他还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能这样沟通,又有谁不愿意听你的呢? 生于大千世界,长在茫茫人海,我们每天都少不了与人沟通。其实,没有难以沟通的人,只是我们全盘否定了对方,导致对方启动了防御机制,阻断了双方的沟通。只要你看见对方已经做得好的地方,把对方放在对的位置,让他信任你,感觉放松又安全,他自然愿意接受你的建议。无论是沟通、谈判,还是与人相处,道理都一样。 带着一份诚意、几分觉察和些许技巧,你就能轻松、智慧地与他人沟通。当一切观点建立在“我懂你”的基础上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而微笑。 ……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和哲理作家周国平,分别对本书都进行了诚挚的推荐。 吴晓波
周国平
不管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维护,真的都太重要了。 只有我们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情绪模式、沟通模式,才能轻松应对人生中各种婚姻、亲子、职场等关系难题,在人际关系中做主动的赢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