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说决定的关键因素是智商和乐学。我的观点是排除天赋异禀的孩子之外,关键因素是会学。 这个世界有很多天赋异禀的孩子,也有一部分因为很多原因造成的智商低下的孩子,但是应该说我们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相差不大。在高中学习阶段,有很多孩子对于学习感觉很快乐,成绩也不差,但成绩却是感觉不如人意,我觉得就是缺少了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我说的还不会学。 那我说的会学是怎么样的呢?我所说的会学要达到这么几点: ![]() 1、会用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的孩子需要走12年甚至更多年数,而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就是我们走路的鞋,只有穿上合适的鞋,我们才会走得更快,更远。 而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课前的有效预习,上课的有效听课,下课的有效复习,做作业时的有效巩固和总结。 学习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特别是在高中阶段,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就必须在各科学习当中不断的总结、改进、摸索,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取得成功。而会用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的方法就是这把会开锁的钥匙。 2、会利用自己清醒的时间高效学习。 在学习当中,有的乐学的同学以为只要自己加大自己的努力程度,就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绩,但是却不会利用分配学习、休息的时间。有时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让自己疲惫不堪。 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这都是不会学的表现。 我的一个邻居雯雯是个学霸,但是她的学习方式有很多人不理解。她总是在学了25分钟左右的时候,就会带上耳机听歌,有时候听得很入迷,手舞足蹈的。听了5/6分钟以后,又埋头学习,学习了20分钟,她又会扭腰,甩胳膊摔腿的。爸爸妈妈问她干什么,她说:“我听歌是为了达到放松,我希望有一个舒服的姿势学习,而我扭腰,甩胳膊摔腿的是因为我累了,我需要休息呀!累了,大脑就会发出信号,我自己就需要调整。”正是因为雯雯找到了自己清醒的学习时间,她才达到了高效学习。 一般来说,学习了30分钟到35分钟,就应该有10到15分钟的休息,否则学习效率就会降低。而很多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成绩,却忽视了自己大脑休息的时间。 经过证明:对中小学生来说,一天内有四段高效的学习时间。 第一段:早上6/7点,适合记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内容。 第二段:上午8到10点,适合记忆大量基础理论知识。 第三段:晚上7到9点,适合记忆综合性知识的记忆。 第四段:晚上10点到11点,适合记忆精确性高,容易出错的知识。 3、会独立思考,运用学习中经过自己实践得到的独特学习方法。 像刚才我们前面提到的雯雯就给我们说过她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她说:“无聊的思考累死人,有时候比休息还累。我遇到难题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我就把它冷藏起来,或者是先暂停一下。先去学习一下其他内容或者让自己心情先放松一下,有时候过了一会,这些难题得来全不费功夫,一下也就会了。但是高中的学习也并不是都很轻松和容易的,对于我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把它再冷藏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拿来看看。有时候,随着知识的不断累积,慢慢也就解决了。” 雯雯还有一套特殊的记忆法:就是运用关键词记忆法。她说:“在高中的学习中,要记忆的东西那么多,要学会给知识减肥,我记忆知识点时就是只记忆关键词,不是关键词的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说,这是我自己思考出来的属于自己的方法。”。 所以我不得不惊叹一句,为何她成为学霸呢?就是她会学呀! 总之,我觉得在高中学习阶段,决定孩子成绩的关键因素是会学。会学是会在方法上寻找有自我独特特点的,高效率的学习,是轻松地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苦学,傻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