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 I 马未都:戏剧不是城市必备,但是屹立不倒的标识

 臣丰 2019-10-29

90分钟的“小镇对话”意犹未尽,马未都忙里偷闲做客北京青年报文化视频直播栏目《后台》,其间依旧金句频出:美盲比文盲更可怕、中国当下很多旅游是负价值、文创不在文而在创。

来乌镇两天,马未都看了两出戏,“《三姊妹》迎合了国外戏剧当下越来越长的趋势,但观众一定要有准备,作为经典,它反映的时代与我们现在有间离感,与我们的生活关联不大。而孟京辉的《太阳与太阳穴》则更易懂,虽然题材取自国外,但用了中国人能够理解的元素。”

他称自己不是艺术家,跟老百姓看戏没区别,“观众欣赏戏剧的能力可能比我们更强,看戏和喝茶\喝咖啡一样,是生活的一个癖好,能够提高生活的品质。但戏剧又是奢侈的,城市里看戏的成本比看电影高得多,媒体和信息传播如此发达,人们还会选择看戏主要是为了那种强烈的氛围,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表演形式,某种程度上说戏剧和历史可以沟通。”

常说戏剧可以改变一座城市,马未都却认为,戏剧与是城市的关系是非常弱的,“戏剧不是城市必备的,不像电影,但乌镇不同,戏剧节是一个标识,如同战争中的红旗是精神象征,需要插在前沿阵地,更不能丢掉。”至于自己做博物馆的经验能否复制到乌镇,马未都表示,“中国当代很多旅游是负价值,游客的需求从'我来过'已经变成'我能得到什么',乌镇可以作为范本。景点与博物馆的根本不同是,一个是散点,一个是集中的,在景点做博物馆很难达到最佳的商业效果。”

今年,马未都尝试做了一部有关观复猫的儿童剧,在他看来,“这部作品非常符合今天全社会的心态,也就是灵魂没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我希望这样的戏能有机会加入到乌镇戏剧节来,因为亲子场会滋养你的内心,审美提高本身是个复杂的过程,美盲比文盲还可怕,看书、接触博物馆和戏剧,长大后才能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我们的美育教育比较滞后,乌镇戏剧节上的亲子场如果也能形成特色,会给戏剧带来另一种生机。”而对于今年戏剧节的主题“涌”,马未都的理解是,浪、波、涌是大海呈现的三种形势,看不见的是涌,含义深刻。

面对乌镇剧场、书场各种场合中占压倒之势的年轻女性观众,马未都说,“社会生机主要在青年人身上,戏剧与大众媒体相比是小众的,但历史上戏剧曾经是最大众化的,元曲当时是很世俗的,100年前戏剧是最大众表达,后来电影的出现才让地方戏风雨飘摇。今天的很多人追捧电影却不在意戏剧,殊不知没有戏剧就没有电影。”

在乌镇,戏剧节衍生品在文青中广受追捧,但面对市面上铺天盖地的文创产品,马未都直言,“如今全社会的文创(产品)还是初级水平,停留在对古代的抄袭、简单的模仿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创是利用古代有价值的思想和实物给今人一个提示,衣服绣上中国龙不是文创,文创不在文,而在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乔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