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思藏都指挥使司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10-29

乌思藏都指挥使司

乌思藏都指挥使司,简称“乌思藏都司”,是中国明朝对今西藏自治区除昌都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锡金、不丹的最高军政管辖机构。洪武五年(1372)乌思藏内附,六年(1373)置乌思藏卫(今拉萨),属西安行都司;七年(1374)改置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治所乌思藏。明朝政府还采取“僧官制度”,封喇嘛教僧人为卫所的指挥使、同知、通判等官。最高僧官为法王,任乌思藏都指挥使,世袭。可见西藏地区与明朝中央政府是隶属关系,此关系一直维持到万历、崇祯时期。[1]

中文名乌思藏都指挥使司

简称乌思藏都司

始置朝代明代

释义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都指挥使司之一

    基本内容

    乌思藏都司 乌斯藏都司官署名,明代始置。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都指挥使司之一。乌斯藏,西番、古吐蕃地。明初延旧职,洪武初,太祖惩唐世吐蕃之乱,思制御之,惟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导为善,乃遣使广行招谕。又遣陕西行省员外郎许 允德使其地,令举元故官赴京授职。于是,乌斯藏摄帝师喃加巴藏卜及故国公南哥思丹八亦 监藏等于六年(1373)春入朝,上所举60人名。帝喜,置指挥使司,曰朵甘,曰乌斯藏,宣慰司二、元帅府一、招讨司四、万户府十三、千户所四。以故国公南哥思丹八亦 监藏等为指挥同知,下设佥事、宣慰使同知、副使、元帅、招讨、万户等官60人。七年(1374)七月己卯, 诏置西安行都指挥使司于河州,升河州卫指挥使韦正为都指挥使,总辖河州、朵甘、乌思藏三卫。升朵甘、乌思藏二卫为都指挥使司,管 拓兀即尔为乌思藏都指挥同知,并赐银印。十八年(1385),以班竹儿藏卜为乌斯藏都指挥使 。乃更定品秩,自都指挥以下皆令世袭。未几,又改乌斯藏、俺不罗卫为行都指挥使司。

    永乐元年(1403),置乌斯藏牛儿宗寨行都指挥使司,又置上邛部卫,皆以番人官之。

    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明后期逐渐形如虚设,1618年彻底撤销。

    参考资料

    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