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猕猴桃早期落叶的元凶---褐斑病

 止水拥云 2019-10-29

 猕猴桃早期落叶是在猕猴桃果实生长后期及采果后影响果实品质、树势的重要因素,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元凶就是褐斑病,正确认识褐斑病,才能进行有效防治。

褐斑病导致早期落叶,萌发秋梢

一、发病症状

猕猴桃褐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其致病病原菌为叶点霉菌。

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枝干,有时也危害果实表面。病斑主要始发于叶缘,也有叶面。初呈水渍状污绿色小斑,后沿叶缘或向内扩展,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病斑由褐变黑,引起霉烂。正常气候下,病斑四周深褐色,中央褐色至浅褐色,其上散生或密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器。高温下被害叶片向叶面卷曲,易破裂,后期干枯脱落,叶面中部的病斑明显比叶处的小,病斑透过叶背,呈黄棕褐色。

褐斑病发病初期

出现水渍状污绿色小斑

褐斑病发病中期

病斑四周深褐色,中央褐色至浅褐色

褐斑病发病后期

叶片向叶面卷曲,易破裂,后期干枯脱落

二、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和子囊壳等在寄主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季嫩梢抽发期,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飞溅到嫩叶上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

采果后,温湿度适宜条件下,病原菌侵染导致猕猴桃早期落叶后,萌发的秋梢也容易发病。

三、防治措施

1、冬季修剪去除残枝病叶,带出果园或烧毁,最后彻底清园。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树势。

3、清除或防治猕猴桃果园及其附近的褐斑病病原菌共同的寄主植物。 

4、化学药剂防治,可使用“健领/健泰+络利生+优丰+国光甲”进行防治,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

温馨提示:

因猕猴桃品种、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方式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猕猴桃褐斑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各有差异,以上方案以及使用药剂等具体操作,仅供参考。国光致力于服务广大猕猴桃种植户,如有疑问,欢迎来电交流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