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如何为孩子选择可靠的医疗资源吗?

 婧子76oepx3pxr 2019-10-29

每个人从踉踉跄跄的小家伙,到长成一个大人之前,都少不了和儿科医生打交道。无论是常规体检、预防接种,还是头疼脑热、磕磕碰碰,那些哪怕只是看医生拿出一支压舌板,都要在儿科诊室里嚎啕大哭一场的日子,是我们回忆起来既恐惧又好笑的宝贵记忆。

我小时候常生病,频繁时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报到。在小城的市立医院里,曾经屡屡持续十天半月地点滴抗生素,也曾经挂上莫名其妙的止咳药突发药物反应窒息过去。但这些都不曾动摇我和家长,对白大褂所代表的权威,牢不可破的信任。

转眼我已经长大,摇身一变成了孩子的妈妈,也亲身感受过了宝宝发烧全家担忧的长夜难眠。但面对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我的情绪却变得复杂起来。

我们能接触到的儿科医生,可以粗略分为三类。

首先,是网络上做科普的医生。

最先进入公众视野的,是互联网时代第一批封神的儿科名医,这些“奶奶”或者“神医”往往在儿科领域行医多年,并长年累月做科普、讲座、答疑,积累下的江湖地位和公众信任都极高,他们的著作或自媒体平台,是很多家长了解儿科常识的起点。

值得关注的后起之秀,更多是遵循循证医学的儿医,他们相对更讲究科研的证据,立场更新颖,相应风格也更辛辣。在网络上成为科普网红的同时,陆续借势当下私立医院的东风,走出体制各立门户;或者成立专门的科普团队,出售付费知识和定制化的医疗服务。跟着他们学习科学育儿的家长,言必称AAP(美国儿科学会),反偏方、怼中医、破谣言信手拈来。

就我自己而言,从孕期到产后一年这期间,小到日常照料、大到疾病护理,几乎没有请教过任何“过来人”的经验,完全是这些医生的科普作品,给了我指导和支持。红屁屁怎么办?发烧如何护理?辅食怎么吃?多大会走路?什么药能用、什么药不能用?大大小小的问题事无巨细,都找得到答案,而且证据充分,论证清晰。

我们可以接触到的第二类,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科医生,数量更庞大,不同个体的表现也更多样化。

我首次以妈妈的身份和儿科打交道,是在产后第二天。

儿科医生查房后,说我的宝宝有黄疸,要吃茵栀黄。彼时我还没走上科学育儿的正路,只凭借模模糊糊的印象,记得这药有问题。

小心翼翼地问医生:“茵栀黄有什么替代品吗?”

她头都没抬,依然涂涂写写:“没有。”

我不死心:“那……可以不吃吗?”

她终于抬头看了我一眼,冷冷地说:“不吃啊?后果自负。”

当时的场景,是一个刚经历了顺产不过十几个小时的蓬头垢面的产妇,可怜巴巴站在医生面前。而对面正襟危坐忙着写病历的医生,惜字如金。形象与气势上的不对等,暗含着信息和权力巨大的不对称。

她大概见多了我这种“准医闹”,看了三言两语网上说法,就来质疑她的权威,所以才连解释都不肯多费唇舌,这些我都理解——但一个新产妇、新妈妈的无助、困扰、不知所措,她却未必理解和体谅。

那怎么办?在那个时刻和境遇里,我来不及去系统地了解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也无从得知中药退黄对宝宝短期的效用和长期的影响。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压力之下服了软,喂上了饱受争议的茵栀黄和妈咪爱——

如今,知识都了解了,但不该吃的药也早就已经吃过了。虽然先生安慰我要把眼光放长远,吃就吃了也没什么,但每念及此,我都懊恼万分。“茵栀黄战役”敦促着我不断学习,要成为我的孩子最坚实的防线。

第三类是我们身边更熟识的、亲朋好友中的医生。

就在前几天,一位妈妈问我婴幼儿口腔知识。我给她介绍了诸如ADA、AAPD这些指南中,对婴幼儿口腔检查、涂氟、窝沟封闭的建议,也分享了我带宝宝检查牙齿的体验。

过了会,她回复我:她自己的牙医说,小孩儿没必要涂氟,所以她不打算带宝宝去了。

我一时无话。

毕竟换位思考,如果是从小到大为我看牙的牙医叔叔表达这个观点,我确实也会慎重地纳入参考范畴。

倘若亲人朋友是医生,那么亲近的身份会带来先入为主的信任,也为他们的观点镀上一层毋庸置疑的光环;但认真去考察专业素养,并不是每个我们认识的医生,在与专业机构、指南、教材、理论等持相反意见的时候,都值得百分之百无条件的信任——何况这信任,要押上自己孩子的健康。

这三个种类几乎可以涵盖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全部儿科医生。他们本应是一类人,和我们这些普通患者相比,应当是专业的、权威的、能够给出最优解决方案的。但实际上他们往往态度迥异,意见相左。

必须说在前面的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对医院和医生不带有任何任何任何一点预设的负面情绪:

我最好的朋友全家从医,多年来阿姨给了我很多照顾;

但凡去医院,我都是对医生毕恭毕敬的模范患者;

在做义务科普的路上,我对家长们讲最多的观点,是要信任医院、尊重医生,不要胡乱×度,横加质疑;

可以说,我需要、信任甚至是欣赏医疗行业。

但是,这些并不能消弭我的困扰——

养娃鄙视链上,经验至上派常常嘲笑我们科学育儿派:“老大照书养,老二还不是照猪养?”“医生懂得难道还没有你多?瞎科普些什么?”然而针对新手家长们遇见最高频的问题,我们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一线临床儿医,却往往和网上读到做循证科普的儿医,有着根本方向上的分歧。

医院说有点黄疸啊,吃上茵栀黄吧;但科普说茵栀黄百害无一利,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退黄。

医院说查个骨密度、测个微量元素、补钙吧;但科普说这些检查既没有意义,也不能证明缺钙,没必要补钙。

医院说问题不大,吃点益生菌调理一阵子吧;但科普说益生菌不是万金油,不能解决绝大多数你以为它能解决的问题。

医院说湿疹用我们医院自制的××霜吧;但科普说湿疹根本还是要保湿,严重时辅以激素治疗,××霜除了保湿之外并无奇效。

医院说感冒了,给你开退烧消炎止咳化痰抗病毒中西药大礼包;但科普说病毒性感冒可以自愈,婴幼儿严禁服用止咳镇咳药物,通过吃药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更是无稽之谈……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让人左右为难。

上述这些常见问题中,当医院和科普、经验和循证站到了对立的两面上,基本的科学素养要求我,更倾向相信循证医学的科普。可是,为什么作为家长都触手可及的早已更新的医学知识,对部分一线临床儿医来说却视若无物呢?

我查阅了资料,并在医疗从业朋友的帮助下,试着探究原因:

最根本的,是“儿科医生荒”大背景下,从业者个人素质的良莠不齐。

公立医院的儿科医生工作强度大、待遇薪酬差、医患矛盾多,职业风险高,加上培养机制的不完善,造成全国儿科医生严重断层。数据显示,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缺口大,流失率高:每千名儿童的医师配比是0.55人,这个数据和发达国家的0.85至1.3人,美国的1.6人相比,是远远不够的。

如今提倡生育,二胎热潮袭来,让“儿科医生荒”愈发严重。于是出现了医学资格考试中儿科加分等举措,粗放式降低儿科医生门槛,试图充实儿科队伍,缓解儿科人手的紧缺,这更给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打上一个问号。

巨大的人力缺口让医生始终保持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如果要求他们同时还要分出时间精力提高科研能力,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保持敏锐,可以说是不切实际。何况,医生是否有终身学习、追求循证的意愿和动力?体制之下要靠职称和资历说话,这两者的获取,和踏踏实实潜心科研、认认真真服务患者并不相关,作为也有自己生存压力的医生个体,何去何从显而易见。

此外,行业规范的缺失也十分遗憾,国内并没有对标AAP这样的专业治疗规范和指南,而公立医院的医生又不能直接使用AAP。在制度缺陷和精力有限双双限制下,儿科医生确实很难给出精细化的治疗。

更何况,每个医生对于循证医学与临床经验的关系,都有着自己基于学识、经历、环境等因素的个人选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前文所列举的,家长在科普和医嘱之间难以选择的困境。

第二,医院的利益导向也不可忽视。

以自制药产业为例。我们提到了湿疹,这对多数新生儿家庭,都是常见的棘手问题。某所自制的湿疹××霜风靡一时,甚至有代购专门开药囤药。但实际上呢?研究证明,它在不辅以激素的情况下,治疗作用并不优于普通保湿霜;更别说它含有的中草药成分,对婴幼儿的皮肤有着潜在的风险。但医院依然热衷于倡导使用这支自制药。

还有泛滥的微量元素监测和骨密度检查,前者早在2013年就被国家下文限制,而后者压根不适用于儿童也不能证明缺钙。实际情况却是,无论大医院还是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太常见的,都在借着家长的焦虑心理,让如今城市里绝大多数营养只有过剩之虞的健康宝宝们,仅仅因为枕秃、出汗、夜醒这些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就被扣上缺钙的大帽子——强壮中国人,钙从襁褓里就要补起来?

讨论到利益导向,也许你会问,私立医院的唯利是图岂不是更加严重?其实反而未必。私立医院的高额诊费,是对医生知识与服务的变现,体现的是医疗行业应有的价值——所付出的都获得了正当应得的回报,自然也不需要通过额外不必要的检查和药品来谋取利益了。

此外,过度医疗和防御性医疗,是一线不得已为之的顽疾。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心尖尖,如果孩子生病,全家都乱了阵脚。也正因此,儿科成为医患关系的火山口,矛盾极易爆发,一旦爆发便难以收场。这也正是我们前文所说,儿科医患矛盾尤其多,职业风险尤其高。

那么,从医院和医生的立场,如何尽最大可能去减少矛盾?能开十种药围剿扑杀所有的症状,就不只开一剂热水给自限性疾病自愈的空间,就成为了一个高效的选择。毕竟,多快好省地解决掉远超负荷的就诊压力是医院的痛点;而如何减少过度医疗对孩子身体可能的负面影响,只有头脑清醒的亲爹亲妈才会在乎吧。

儿科用药是专用药,种类、品规、剂型与成人用药相比都少之又少。因此,医生在给婴儿、幼儿开药时需要凭借科研能力、临床经验等综合权衡进行用药。而这里面的自由度,还要受到医院创收压力、中成药占开药比重、医保掣肘等众多不可说的因素影响,在公立医院资源紧张、患者众多、时间有限的恶劣就诊条件之下,势必无法完全唯循证是从了。

还举黄疸的例子帮助说明。大部分宝宝是生理性黄疸,通过多吃多排会逐渐自愈;只有少部分宝宝的病理性黄疸,一旦发生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需要治疗干涉。放宽蓝光治疗的标准,并给所有黄疸指数稍高的孩子都吃上有着悠久传统的茵栀黄,这是否是医院“宁可错‘杀’生理性,不要放过病理性”,成本最低、最保险的策略呢?

面对医疗行业,这些推断都只是我作为一个外行的小人之心的猜测,很可能不全面、不准确。只是在试图为所见到的不合理,寻找一些尽可能合理的解释。

当然,一二线城市有部分公立医院和部分正在崛起的私立医院,不存在前文所纠结的这些问题。但是,不生活在大城市,或者没有条件去私立就诊的孩子,就活该吃着茵栀黄、乳钙、益生菌和止咳药长大吗?

当不得不面对儿科医疗问题,我们应当如何选择,又如何信任?

下面是我的建议。

首先,要有基本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是拥有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方法,也能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贡献。

具体到家长在儿科领域需要拥有的科学素养,则包括:

认识到现代医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信任权威机构指南、报告、文献研究等;

明白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才是金标准;

不断获取科学的、循证的儿科知识;

不讳疾忌医,更不过度医疗;

不盲从搜索引擎和亲朋好友道听途说;

对中成药、小儿推拿、转基因等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其次,要信任医院和医生。

一位医生的成长,需要经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无论家长听过多少课,看过多少科普,我们在医学知识的系统性、实际操作的专业性上,都一定比不上执业医师,这一点毋庸置疑。

尤其在“看病难”的大环境下,医生的面诊和检查,对于患儿来说是十分宝贵的。所以,要对医院和医生抱有信任和理解,不用自己的想法横加质疑,更不因关心则乱而成为医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旦我们遇见的医生所给出的医嘱,不是最适合宝宝的,或者在最新的医疗指南中已经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也要冷静沟通,权衡取舍,和医生一起努力产出最好的治疗方案。

文明就诊、充足信任、主动沟通,这些都能帮助建立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对我们每个人和我们的孩子,有长足的裨益。

第三,储备基本的知识。

功夫在平时,从日常护理、疾病常识,到儿童心理、早期教育,各方面的知识需要注重日常积累,关键时刻才能成为铠甲。

我曾推荐过的《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是有娃家庭必备宝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