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机稍纵即逝,抓住极为不易:试析粟裕创造和捕捉战机艺术

 芳草屋845 2019-10-29

战机是指战场上对作战行动最有利的时机。战机是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得到的,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去创造和促成,必须在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下,缜密观察,迅即反应,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在这方面,粟裕堪称大师级,透过他打的很多仗,都能浸透着粟裕创造和捕捉战机的高超艺术。

战机稍纵即逝,抓住极为不易:试析粟裕创造和捕捉战机艺术

通过先发制人创造和捕捉战机

我军是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面对的战役战斗通常需要以劣胜优,以少打多。这就要求在创造和捕捉战机过程中,必须注重先发制人,必须注重突然性,攻敌于无备,击敌于无措。从而把握先机之利,争取作战主动。

粟裕通过先发制人创造和捕捉战机的战例不胜枚举。仅七战七捷战役中,就有几个仗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和捕捉战机的。

1947年7月,国民党以12万大军向我苏中解放区进犯,分四路由泰州、南通、靖江、宣(家堡)泰(兴)分进合击我军。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进攻,我是按照传统的战法,避其锋芒、后发制人,还是攻其无备、先发制人?粟裕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战略初战角度出发,根据苏中战场整体态势和四路敌军部署特点,决心乘敌四路分进合击之敌尚未完全形成之际,主动出击,先打位于宣泰的这一路,即强敌整编第83师。

由于宣泰之敌处于进攻出发地,根本没想到粟裕会拿他们动手,并且还是找上门来打。上至绥靖区司令李默庵、83师师长李天霞,下至宣泰守敌的团营长们,都还以为这不可能是华中野战军主力。打了三天之后,等明白过来,粟裕已经率主力转入下一个作战奔袭如皋去了。

战机稍纵即逝,抓住极为不易:试析粟裕创造和捕捉战机艺术

通过声东击西创造和捕捉战机

声东击西战法历来为兵家所重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热兵器时代的战争,侦察情报手段发达,想真正通过这一战术创造和捕捉战机并不容易。粟裕在七战七捷和莱芜战役中都曾成功运用这一手法创造和捕捉战机。七战七捷的第二仗是“声西击东”,莱芜战役则是“声南击北”,这些都是这种创造和捕捉战机的范例。

七战七捷第一仗我初战即将胜利结束之际,敌人一方面调集兵力增援泰兴,企图拖住我主力与我决战。另一方面,以一部兵力奔袭如皋城,企图威胁我军侧背。根据这一敌情变化,粟裕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法,灵活地创造和捕捉新的战机。

粟裕决定,除留一部兵力继续围歼泰兴城内残敌,造成我军主力仍在泰兴的假象,以引诱如皋东南之敌整编第49师放心大胆地向如皋挺进,而我军主力则“来一个长途奔袭,创造歼敌于运动中之良机,将陷敌于被动混乱的境地”。于是,粟裕迅即转兵东向,急行军50公里,远程奔袭如皋以南地区。这一着非常奏效,敌人根本没想到我主力是如何突然冒出来的,很快就被我歼灭一个半旅万余人。

战机稍纵即逝,抓住极为不易:试析粟裕创造和捕捉战机艺术

通过隐真示假创造和捕捉战机

隐真示假,就是把虚假的作战意图暴露给敌人,把真实的作战意图隐蔽起来,造成敌人判断失误。说起隐真示假,人们特别容易想到古代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是典型的隐真示假战例。粟裕运用隐真示假也是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这也是他创造和捕捉战机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莱芜战役中,针对南线敌人重兵密集,战机难寻,而北线敌人孤军深入,陈、粟决定改变在南线寻机歼敌的作战计划,率军挥戈北上,求歼李仙洲集团于莱芜地区。然而,数十万大军需要行军数百公里,变“南征”为北战,谈何容易?

为了达成战役目的,粟裕决定采取以下几个隐真示假措施:

第一个动作,摆出主动出击使敌认定我不会北上的“南征之形”。令第二纵队先声夺人,发起讨伐郝鹏举叛军的战斗。此举不仅给我在政治上造成了有力的影响,而且在军事上进一步使敌认定我在“南征”之中,进一步隐蔽了“北上”歼敌的战役企图。

战机稍纵即逝,抓住极为不易:试析粟裕创造和捕捉战机艺术

第二个动作,摆出必保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的决战之形“。粟裕令华野第二,第三纵队,伪装成华野大军,摆出势与敌人一决高下的战斗决心。敌果然中计,于是倾全力对临沂发动猛烈进攻,仅“在临沂足足轰炸了一个星期”。

第三个动作,摆出连续作战疲惫不堪的“败军之形”。敌以为临沂是我山东解放区首府,必定死守。粟裕则迎合敌人的这一心理,令我军摆出节节阻击,最后主力失利于临沂外围,不得不放弃临沂的战场态势。果然,蒋介石、陈诚开始陶醉于手下将领频频上报的“空前大胜”之中。

第四个动作,摆出准备西渡黄河与刘邓大军会合的”避战之形“。粟裕令地方武装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在黄河边公开筹集渡船,以此来迷惑敌人,给敌造成我不得不撤出山东解放区,西进与刘邓大军会合的假象。

粟裕的一系列隐真示假奇招收到了奇效。最终,我达成了最大的战役突然性,仅三天便消灭了李仙洲集团5.6万余人。

战机稍纵即逝,抓住极为不易:试析粟裕创造和捕捉战机艺术

通过攻其必救创造和捕捉战机

古代军事家孙子说过:“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这种创造和捕捉战机通常是选敌至关痛痒之要点,同时亦是其较为空虚之处实施突然攻击,常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击一点而震撼全局之效。最主要的是敌往往经不起这种战略要点的丢失,往往派兵必救。这就给我攻其必救创造了很好的战机。

1948年6月爆发的豫东战役,粟裕采用“先打开封、后歼援敌”之计,即是攻其必救创造和捕捉战机的非常经典战例。开封是中原重镇,是国民党河南省省会。蒋介石绝不会坐视省会城市被我攻克。他丢不起这个面子。粟裕很好地利用了敌人的这一心理。

我军攻占开封的行动,果然调动了敌人,蒋介石下死命令要求邱清泉兵团、区寿年兵团驰援开封,寻求与我决战。这就为我军提供了在运动中歼敌的良机。粟裕经过综合分析对比,很快决定先打刚刚组建不久,且与我作战经验较少的区寿年兵团。

当我放弃开封后,邱清泉急于进入开封捞功,加快了行军速度,而区寿年则犹疑不定。于是,邱、区两路援敌拉开了四十公里的间隙。粟裕见战机出现,当机立断,及时下达了围歼区兵团的命令。最终,豫东战役取得大胜,我生俘了敌兵团司令区寿年。

战机稍纵即逝,抓住极为不易:试析粟裕创造和捕捉战机艺术

通过持重待机创造和捕捉战机

随着战争的不断发展,敌我双方彼此越来越熟悉,包括指挥特点、战法特点、部队作风士气等彼此越来越了解。这样下来,战局容易出现一种暂时性的平衡,战机就很不容易出现和捕捉。这就要求指挥员必须学会持重待机,耐得住性子。对此,粟裕说得好:持重待机就是“ 审慎地观察战场形势的细微变化,分析掌握敌人的行动规律”,“条件具备了就坚决歼灭之,条件不具备,就改变和放弃原定计划,绝不可轻躁作战”(《粟裕战争回忆录》第485—486页)。

国民党军经过宿北、鲁南、莱芜战役打击后,在与我华东野战军作战时格外小心谨慎。战机一时非常难寻。为创造新的战机,我军时南时北,或东或西,有进有退,用高度机动回旋的方法来调动迷惑敌人。在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军曾多次放弃打击小规模进犯之敌的机会,甚至主动撤除对进犯之敌的包围。

针对我军的持重待机,敌人终于沉不住气了。孟良崮战役的战机终于出现了。于是,粟裕牢牢抓住这一战机,立即改变原来准备歼灭侧翼之敌第7军和整编第48师计划,决心集中我军主力,以反突破、反包围挖歼整编第74师。最终,74师被全歼,师长张灵甫被击毙,我打了一个极为经典的大胜仗。

战机稍纵即逝,抓住极为不易:试析粟裕创造和捕捉战机艺术

主要参考文献:《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传》《粟裕军事文集》

(帅克品读:坚持原创,坚持客观,坚持公正。点击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