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从宝宝呱呱坠地的一刻起,一家人便多了一点儿好风景。 众所周知宝宝是非常调皮的,对一切充满好奇,即使家人们百般呵护也难免会磕磕碰碰。 面对孩子的磕磕碰碰,有些老人会不以为意,觉得小孩子要摔一摔才结实,有些老人则非常心疼。当孩子摔倒时,第一反应就是“哄”,但是怎么哄,这里面也是大有门道。 一旦用错了“哄”的方法,很可能会对孩子的生命造成威胁。 真实案例分享——宝宝摔下床后5个小时失去了呼吸朋友是儿科的护士,总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昨天,她告诉我,有个一岁的宝宝因为摔了一下没了呼吸。开始我还有些不信,心想:这怎么能摔这么严重? 之后她告诉我,由于孩子父母工作忙,宝宝由两位老人看着。 每天中午宝宝都是正常午睡的,午睡醒来之后孩子奶奶会和宝宝玩一会游戏,就是这次“做游戏”的时候,孩子在床上往后一仰,直接摔下了床,头部“咕咚”一声磕在地上。 正常每次宝宝摔了都会大哭,但是这次宝宝不哭也不闹,孩子奶奶很害怕,小心翼翼的把孩子抱起来。 这时,孩子脸蛋憋得通红,大张着嘴,似乎呼吸有些困难。 见到这种情景,孩子奶奶慌了神,连忙抱起孩子颠了两下,之后宝宝大哭起来,孩子奶奶以为没事了,只是憋着了。 但是没过多久,奶奶与宝宝说话的时候,明显看出宝宝没什么精神。 开始还以为是困了,但是想到刚睡完午觉不应该呀,看着孩子呼吸越来越弱,奶奶瞬间就明白了刚才摔的那一下不对劲了。 给宝宝穿好衣服,立刻奔向医院,但是由于时间太长,还是没能救回宝宝,医生说:“孩子因为摔到了头部,造成颅内出血,加上之后颠簸的动作,加剧了小生命的离去。” 听完医生的话,奶奶瘫坐在地上反复的说:是自己害了宝宝。 其实在宝宝摔到头部后,很多人都会把宝宝抱起来,拍一拍再揉揉头,其实这一做法并不正确。 当孩子摔到后,家长们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如果孩子从床上掉下来,听见“咕咚”一声,多半是头部着地,作为家长一定要考虑——大脑出血。 首先各位家长要观察宝宝的情况,当孩子摔下床后,慢慢把宝宝扶正,保证呼吸畅通,但不要晃动宝宝,之后观察一段时间宝宝的表现。 如果出现下列症状,一定要引起注意 ➀ 头部有明显伤口或头骨凹陷 ➁ 眼周或耳后有淤青(不是撞击的那种) ➂ 鼻子和耳朵有液体漏出(透明水状) ➃ 摔倒当时短暂昏迷,或后续嗜睡、精神恍惚、反应慢 ➄ 发生癫痫状况 ➅ 一直哭闹,无法安抚 ➆ 多次呕吐,食欲不振 如出现以上症状,请立即就医,切忌在就医过程中要保持孩子头部的固定。 如果只出现上述轻微症状,比如只吐了一次,哭闹一会,之后就可以正常玩耍了,这种情况不用太过紧张,但也要留意观察。 那么宝宝摔下床后应该观察什么,具体观察多久?家长如果担心宝宝颅内出血,最好观察24小时,但是摔后的4-6个小时为高发期。 当宝宝摔下床后,观察第一反应,家长们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急于去抚孩子,观察一下孩子的状态,如果出现哭闹困难,一定要迅速拨打120。 如果孩子正常哭闹,没有其他状况,精神状况也非常良好,那完全不用担心。 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留院观察,过了高危的6小时,基本上就可以放心回家了。 孩子的整个脑部,后脑勺是最重要的,也是非常脆弱的,因为后脑的神经以及控制系统较多,一个不留神的拍打,就很可能是不可逆转的伤害。 避免颅内出血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后脑勺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妈妈因为孩子作业写得不好,于是照着孩子的后脑勺打了一巴掌,造成孩子的脑干出血,抢救无效。 那么当孩子摔倒时,除了注意头部是否受伤外,还要观察一下孩子的脊柱和骨骼。 脊柱和骨骼同大脑一样重要,要特别注意这3点· 查看一下孩子的身体是否有淤青,四肢、后背等; · 如果孩子可以正常玩耍,轻轻抚摸一下孩子身体,看看有没有不让碰的地方,一碰就疼的哭闹; · 观察孩子的走路方式是否有异常,比如走路姿势僵硬,或者长期保持一个不同往常的姿势。 孩子一旦出现以上三种情况,及时就医,仔细检查。 小编有话说 在成长过程中,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大部分孩子都摔过,家长们不用太过紧张。 刚出生的宝宝,是一张白纸,比水清,比酒浓,他不知危险,所以总是很勇敢。 作为家长,不必太过紧张,不用小心翼翼,更不要万事阻拦,我们只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小磕碰只是成长。 那么,今天的小课堂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更多更好的育儿可以留在下方评论区,让我们一起加油,做一名优秀的宝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