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相传不效者,删之。 两代经验过者,补之。 亦有诀传不明者,出己见以阐发之。 婴儿十指冷如冰,便是惊风体不安。 十指梢头热似火,定是夹食又伤寒。 (握之恐不真,再以儿手指贴吾面,试之不爽。) 以吾三指按儿额,感受风邪三指热。 三指按兮三指冷,内伤饮食风邪入。 (以上探病法) 一年之气二十四,开额天门亦此义。 自古阴阳数有九,额上分推义无异。 天庭逐掐至承浆,以掐代针行血气。 (此乃开首推法) 伤寒推法上三关,脏热专推六腑间。 六腑推三关应一,三关推十腑应三。 推多应少为调燮,血气之中始不偏。 (如只推不应。恐发热则动火。过凉又有滞。) 啼哭声从肺里来,无声肺绝实哀哉。 若因痰蔽声难出,此在医家用妙裁。 病在膏肓不可攻,我知肺俞穴能通。 不愁痰筑无声息,艾灸也能胜上工。 百会由来在顶心,此中一穴管通身。 扑前仰后歪斜痫,艾灸三丸抵万金。 腹痛难禁还泻血,亦将灸法此中寻。 张口摇头并反折,速将艾灸鬼眼穴。 更把脐中壮一艾,却是治疗最妙诀。 肩井穴是大关津,掐此开通血气行。 各处推完将此掐,不愁气血不周身。 病在脾家食不进,重揉艮宫妙似圣。 再加大指面旋推,脾若初伤推即应。 (旋字不可忽略) 头疼肚痛外劳宫,揉外劳宫即见功。 疼痛医家何处识,眉头蹙蹙哭声雄。 (古人只曰头疼肚痛,非此辨法,何以知之。) 心经热盛作痴迷,天河引水上洪池。 掌中水底捞明月,六腑生凉那怕痴。 婴儿脏腑有寒风,试问医人何处攻。 揉动外劳将指屈,此曰黄蜂入洞中。 揉掐五指爪节时,有风惊吓必须知。 若还人事难苏醒,精威二穴对拿之。 胆经有病口作苦,只将妙法推脾土。 口苦医人何处知,合口频频左右扭。 (古人只曰口苦,非此辨法,何以知其口苦耶?) 大肠侧推到虎口,止泻止痢断根源。 (侧字不可忽) 不从指面斜推入,任教骨碎与皮穿。 揉脐兼要揉龟尾,更用推揉到涌泉。 肾水小指与后溪,推上为清下补之。 小便闭赤清之妙。肾虚便少补为宜。 (小指正面属肾水) 小儿初诞月中啼。气滞盘肠不用疑。 脐轮胸口宜灯火,木香用下勿迟迟。 (身不烧热,啼声雄壮。) 白睛青色有肝风,鼻破生疮肺热攻。 祛风却用祛风散,指头泻肺效与同。 鼻准微黄紫庶几,奇红带燥热居脾。 大指面将脾土泻,灶土煎汤却亦宜。 太阳发汗来如雨,身弱兼揉太阴止。 太阴发汗女儿家,太阳止汗单属女。 眼翻即掐小天心,望上须将下掐平。 若是双眸低看地,天心上掐即回睛。 口眼相邀扯右边,肝风动极趁风牵。 若还口眼频牵左,定是脾家动却痰。 肾水居唇之上下,风来焉不作波澜。 双眸原属肝家木,枝动因风理必然。 右扯将儿左耳坠,左去扯回右耳边。 (将耳垂下扯) 三朝七日眼边黄,便是脐风肝受伤。 急将灯火十三点,此是医仙第一方。 效见推拿是病轻,重时莫道药无灵。 疗惊定要元宵火,非火何能定得惊。 若用推拿须下午,推拿切莫在清晨。 任君能火还能药,烧热常多退五更。 叮咛寄语无他意,恐笑先生诀不真。 |
|
来自: 武鸣小老头 > 《转载[小儿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