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足反射疗法治愈湿疹一例

 jiahengqin 2019-10-29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一、病例资料

患者马××,女,29岁,药剂师。自1988年以来经常起皮疹。吃抗过敏药疹子就能消。既往有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史

1990年下半年开始起疹不消。本院保健医生诊断皮肤过敏所致。用抗过敏药物扑尔敏,息斯敏、强地松等均无效果。而且日趋发展,经常伴有头晕、失眠、情绪不稳定、爱急躁、肝区不舒、腹胀、月经不调血色紫暗、有块、量少,疹为丘疹呈片状,肿凸出皮肤,色红,双腿对称,以膝为甚,密布连成片,有多处破皮流水发痒。后又请保健中医生治疗,诊断湿疹。服用中药汤剂以健脾利湿解为主,每日一剂,连续服用300余付,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皮肤破溃形成创面日渐扩大、渗出液也越来越多,为防止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服用先锋4号2'4次/日

1991年下半年转协和医院治疗。经做变态反应,皮肤试验食物B组对蟹( )、对昆虫( ),经诊断为湿疹。处理谷维素10mg3次/日,脑(二)10ml3次/日,特非那丁60mg2次/日,湿疹膏40g×2外用。后又用中药汤剂连续服了50-60剂未见病情好转1991年10月又到北京中医医院进行治疗。诊断同上。继续服用中药汤剂,连续吃了100付左右,仍未见病情有明显变化。于1992年2月6日开始用足反射法治疗。

二、患者双足反射区体征(见表):

治疗前检查患者双足反射区的体征

三、治疗及效果

1.于1992年6月10日开始做足反射治疗,治疗开始停止服用一切有关治疗湿疹药物。

2.先做全足按摩,尔后对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垂体、脾、胃、肝、大小肠、上下身淋巴腺等反射区做重点按摩

3.按摩手法:开始先以中度为宜,逐渐适当加重,以能承受为度。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4.整个治疗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第二个疗程)为疹子开始消退、疮面渗出液停止期,首先由双侧大腿开始消退,逐渐向下推进,渗出液停止外流

第二阶段(第三、第四个疗程)为疹子全部消退、疮面结痂期。疹子由上而下全部消失。疮面上被一层薄膜覆盖,逐渐变厚面高低不平,疮底缩小,同时足部反射区阳性体征相继消失。随之原有头、失眠、情绪不稳、急躁,肝区不舒服、腹胀、月经不调等均恢复正常。

第三阶段(第五、第六个疗程)为疮痂脱落皮肤变色期。所有疮痂全部脱落。但是疮痂底发红或青紫色,继续按摩使皮肤颜色基本上恢复了本色。

治疗总次数62次,共计6个疗程零2天

四、体会

患者既往过敏体质,患湿疹时间长,面积大,治疗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在近两年中西药治疗中,使用了不少抗过敏和消炎药物,又服用了500付左右的汤剂和中成药及外用药都未能取得效果,相反使之病情更加重,这可能是因为中西药的应用,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用西药局限于抗过敏或消炎;而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在变态性疾病临床分类属“迟缓反应型”,其主要机制是由改变了的特异淋巴细胞所引起的,这种特异细胞能促使机体对沉积在局部的变应原作出细胞浸润反应

变应原是一种物质,进入机体后能刺激机体,使机体对该物质发生变态反应

抗原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相应抗体的产生,它是一种变应原。

抗体是由于抗原进入机体后发生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改变了的丙种球蛋白分子,它和有关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抗体亦称免疫球蛋白。

因此使用抗过敏类药物只能起到对症治疗的作用。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变态反应的问题,不能调整机体内部结构的平衡。它不但不能加强和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相反还起到对免疫系统抑制的作用。

中药治疗中医理论认为:湿浊内生,多因,故之为脾虚生湿,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滯的病理状态。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按照中医的理论治疗湿疹只能是健脾利湿再无它方,故有局限性。

足部反射区按摩能够调整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自身免疫系统能力。足部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按摩足部反射区能启动机制达到自我调节维持人体脏腑器官结构的相对平衡,更重要的是促进和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动畅通。加强排泄功能排除循环末梢的一些沉积物质使脏腑器官功能不受影响。概括起来,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的优点是:有整体性,全面性,完整性,从而弥补了药物的局限性,这也是能够治愈这样严重湿疹的依据。

通过实践使我体会到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是种既简便,又经济,无副作用,疗效卓著的好方法。尤其是对一些慢性病和疑难病有独到之处,往往能够取得意外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