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前期罗马帝国的边防政策

 9tx22v工人 2019-10-30

浅析前期罗马帝国的边防政策

罗马帝国时代是从公元前30年起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它又可分成两个阶段:前期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至公元283年)和后期罗马帝国(公元284年至476年)。前期约200年的时间是罗马帝国的全盛时期,其边界从西北到东南的直线距离达数千公里。罗马帝国是怎样保护漫长的边界线的?在此过程中,帝国形成了怎样的边防政策?它们的特点和效能如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本文打算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浅析前期罗马帝国的边防政策

一、屋大维奠定了前期罗马帝国边防政策的基础

罗马帝国的边防政策是在奥古斯都·屋大维(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年在位)时期基本确定的。屋大维相继战胜所有政敌后,成为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无论他本人出于何种动机,其政策大体上为后来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所遵循。因此,我们首先对屋大维的边防政策做必要的辨析。

(一)加强职业化常备军的建设。罗马军队长期以来实行公民兵制,战时征召公民为士兵,战争结束后士兵又成为公民。公元前2世纪末,马略进行军事改革,废除了充当士兵的财产资格限制,装备和给养全部由国家提供,而且服役期间有军饷,退役后由国家安置,罗马军队从此成为职业化军队。屋大维把军队编为职业化的常备军,分为正规军团和辅助军团,各有15万人,分别驻在各边区省份,保卫边防;又设置近卫军约9000人,驻在罗马附近,保护罗马城郊治安特别是元首的安全。士兵服役年限因来源不同而存在差异。如为罗马公民,其年限为20年;如果是同盟者充当的辅助兵,则为25年。士兵的装备、给养和军饷都由国家提供。退役之后,如果士兵原本是公民,会获得退役金和土地;如果是无公民权的辅助兵,则会在获得退役金的同时,由皇帝授予罗马公民权。由于罗马公民权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士兵待遇良好,因此无论是公民还是非公民,对于当兵都有一定的积极性。屋大维所创立的这种军事制度,大约维持了2个世纪。

(二)长期奉行对外扩张政策。整个屋大维时期的国家对外政策,以公元9年为界,大体可划分为2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公元9年之前,屋大维基本承袭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扩张政策,期待进一步开疆拓土,但在瓦鲁斯灾难后,他放弃了主动扩张政策。成为罗马帝国最高统治者之初,屋大维热衷于对外扩张,但对于东方的帕提亚帝国,却采取了防御政策。其原因在于,帕提亚是一个统一且强大的国家。早在共和国末期,罗马曾2次大规模入侵帕提亚,但都已失败而告终。屋大维不愿意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入侵。在这种情况下,屋大维主动对帕提亚采取防御政策,并利用帕提亚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将罗马帝国中意的统治者扶上国王宝座,以维护自身利益。帕提亚的强大使屋大维对东方难有觊觎之心,而日耳曼人的内部分裂和相互攻伐,却为屋大维向北方用兵提供了天赐良机。与此同时,屋大维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继承自己的位置,但这些后代必须取得一定的声望。对罗马人来说,取得声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征服新的领土。屋大维统治时期,集结重兵在莱茵河至多瑙河一线,先后出任军队统帅的,都是屋大维心目中的继承人,包括提比略、德鲁苏等。罗马军队多次渡过莱茵河,数度击败日耳曼人,兵锋远达易北河。罗马在多瑙河一线的战争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被征服地区先后设立了潘诺尼亚和雷提亚行省。

(三)瓦鲁斯灾难后采取了全面防御政策。罗马帝国的统治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强烈反抗。公元6年,潘诺尼亚和达尔马提亚爆发了日耳曼人起义。公元9年,今德意志地区的日耳曼人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屋大维派遣大将瓦鲁斯前往镇压。在途经条托堡森林时,瓦鲁斯统帅的军队遭到日耳曼人伏击,全军覆灭,瓦鲁斯本人战死。经此一役,屋大维意识到,即使罗马能够击败所有日耳曼人部落,但只要罗马军队退回莱茵河一线,那所有的战争都将毫无意义。于是,屋大维放弃了对日耳曼地区的扩张政策,以最易于防守的边界即多瑙河和莱茵河为界,开始转向战略防御。公元9年以后,屋大维再未发动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事实上在此之前,罗马军队在某些地区已经采用了防御政策,特别是在帝国东部边疆。在多瑙河和莱茵河一线的扩张停止后,罗马军队开始用人工土堡和一系列防御哨所设防。屋大维的防御政策在其继承人提比略时期得到遵守,并得到此后几乎所有罗马皇帝的支持。经过大约700年的扩张后,罗马终于全面转向战略防御,真正的边防政策开始出现。

浅析前期罗马帝国的边防政策

二、前期罗马帝国边防政策的主要内容

屋大维之后,罗马帝国边防的基本战略是防御。阿庇安曾说,罗马人在帝国周围建立了一圈庞大的军营。希罗狄安则说,屋大维“用巨大的障碍物、河流、壕沟、山脉和无人区把帝国包围起来,以此加强帝国的防御力量。”但在某些时候,罗马帝国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张。克劳狄时期,罗马征服了不列颠南部,并在那里设置行省。公元2世纪初,罗马军队在东方和北方都采取了攻势。在北方,图拉真进行了达西亚战争,将疆域推进到黑海北部地区。在东方,罗马一度征服美索不达米亚,但随后帕提亚人进行了反攻,迫使罗马放弃新征服的地区。因此,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的疆域大体上西北到英格兰北部,北方为莱茵河-多瑙河,东方为幼发拉底河,南方除埃及外,大体以撒哈拉沙漠为界,绵延数千英里。对于如此广大的地区,罗马帝国如何防御呢?

(一)保护国——边防缓冲地带。罗马立国之初,就面临着周围众多部落的侵袭。在击败周围这些部落的过程中,罗马先后与它们缔结了同盟条约。条约的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一点是,同盟者必须惟罗马马首是瞻,与罗马共同对敌。在此基础上,罗马逐渐在自己的周围创造出一系列保护国。在把疆域扩张到亚平宁半岛之外后,罗马继续执行这样的政策。屋大维和前期罗马帝国的历代皇帝们则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行了这一政策。

在埃及,公元前26年,盖乌斯·科尼里·伽卢斯在镇压了上埃及底比斯的叛乱后,溯尼罗河而上,在非来岛接见了埃塞俄比亚王的使者,接受该国为罗马的被保护国,将埃塞俄比亚境内长30斯科埃努斯(古波斯的一种长度计量单位,1斯科埃努斯约合5.5英里)的地区立为一个王国,由埃塞俄比亚国王代管。后来屋大维将此缓冲地带缩小为长12斯科埃努斯,并在此设立一系列军事据点,成功阻止了南方邻邦的进犯。

在其他地区,屋大维和以后的皇帝们采取了大体相同的政策。为控制这些被征服的小国,罗马人除将少数直接并入帝国版图外,主要采用了下述3种方法。其一,将各国交还原统治者去治理,或将它们并入其他附属国。如果附属国在位的统治者年龄幼小或体弱无能,罗马一般会指派保护人。保护人有两种职能:一种是代表罗马行使权力,保证附属国对罗马的忠诚;一种则是保护附属国政治的稳定。其二,让与罗马有同盟关系的诸小国国王互相缔结盟约,并鼓励他们相互通婚和建立友好关系。其三,要求附属国国王将王子送往罗马为人质。这些人质回国即位后,大体都执行了亲罗马政策。

(二)扎营筑垒——永久性纵深防御体系。只有缓冲国并不能充分保证罗马帝国的安全。罗马帝国的和平得以长期维持的根本原因,是它强大的军队和严密的防御体系。自从屋大维统治末期开始,除近卫军常驻罗马城外,罗马帝国开始将军队常驻边境地区,特别是从英格兰北部经莱茵河、多瑙河到幼发拉底河一线。此外,在一些有可能发生战时的行省如西班牙和马其顿等,也驻有部分军队。如此庞大的军队,在边境采取扎营和修筑堡垒的方式驻防。

罗马人历史上一贯重视野战营垒的构筑。他们每到一地,必须先勘察地形,设置军营和防御工事。公元前2世纪中期的历史学家波里伯(公元前201年至公元前120年)对此已有详尽描述。那严整的规划让理性的学者们不免认为是虚构,但在西班牙发现的一座野战营垒遗址表明,罗马人的营垒确实是按一定图式及地形营造的。营垒最初为正方形,后来改为长方形,四周围绕以壕沟和土墙,墙高达3.5米,在其上筑有栅栏。营垒门口两侧筑有塔楼,以便夹击来犯之敌。营垒中央设有司令官和高级军官的帐篷和祭坛,这里同时也是军队集会的场所。士兵的帐篷在外围,每个百人团设有10个帐篷。帐篷由木架搭成,两面有斜坡,覆盖着皮革或粗麻布。在营地门口的外面,有士兵设帐守卫。

罗马军队所筑造的营垒,往往不只一个,而是一起修筑数个,形成一系列进可攻、退可守的战斗堡垒。有些经常性的营垒,特别是帝国时代在被征服地区所建立的永久性营垒,后来逐渐发展为城堡,欧洲不少城市正起源于此。

罗马军队所筑堡垒的数量巨大,且所处位置险要,要突破它们,除有数量庞大的军队和良好的攻城器械外,还必须学会在一连数个月的露营生活中如何保存自己。公元451年阿提拉统帅匈奴人入侵高卢失败,部分原因就是罗马军队纵深防御战略的阻遏。

浅析前期罗马帝国的边防政策

(三)永久性防御设施——边防围墙等。罗马军队的士兵除平时操练和战时战斗外,还从事各种军事工程建筑工作。他们构筑军团的营垒,修建道路、桥梁和水道。如果有敌人突然出现,边防哨兵便马上点燃烽火,以通知边防部队应战。他们在沿边防线上修筑了军用道路,藉以运送兵员和物资。

罗马军队修建永久性防御工事的工作可能开始于图密善时期。他十分注意修建道路和要塞,其防御规划被后来的哈德良和安敦尼所遵循。沿莱茵河和多瑙河,日耳曼部落对罗马帝国造成极大的威胁,图密善就在莱茵河右岸修筑工事,并修筑防御土墙,长达120英里。图密善沿防御土墙按一定的间隔设置小型要塞,要塞后面是石头要塞和有防御工事的兵营。这里驻扎了大量军队,为应付突发事件做好一切准备。2世纪中期,罗马边境的军事压力日趋增大。为应付蛮族可能发动的入侵,哈德良和安敦尼先后在英格兰北部修建边防围墙;在多瑙河下游北部的比萨拉比亚,在阿非利加的特利波里,也修建了长度不等的边防围墙。这样,从英格兰北部,经过莱茵河和多瑙河,甚至在北非,罗马人先后都修建了永久性防御工事。这些“长城”几乎将整个罗马帝国包围起来,成为其抵御蛮族最有力的屏障,使罗马只需要相对少量的兵力,就能维持漫长的边境线。

(四)高效的军需供应体系——边防的基础。公元1世纪后半期到3世纪后期,罗马帝国所有附属国或被吞并,或被放弃,所有军队都驻扎在沿边境线的永久性基地中,用于实施防御和威慑,帝国几乎没有机动部队。军队人数越多,集结的时间就越长;作战离本土越远,供应的问题就越大。早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时,罗马人就被迫开始寻求一套高效的军需供应方法,主要是把搜寻粮秣、征集物资和建立供应线等手段混合使用。公元73年至74年,在无水的沙漠要塞马萨达,罗马人设法为一只攻城大军提供了即使不是数月,起码也是数周的供应。

不管一支罗马军队在多瑙河还是在北非作战,他们总是建设同样的兵营,士兵也配以严格统一的武器和盔甲。粮食配给、邮件服务、卫生设备——一切都被周详地系统化,因此后勤供应通常是充足的。值得一提的是罗马帝国道路的修建,非常考究,基本平直,上下坡度力求低缓,桥涵设施配套齐全,而且以沙石铺筑上下4层,以保证“全天候”使用。这样的道路几乎遍布帝国全境。良好的供应和四通八达的道路,使罗马军队在与地中海世界几乎所有敌人交战时,都享有实质上的兵力优势。这样一套无所不包的军事基础设施,使敌人仅靠数量是难以取胜的。

浅析前期罗马帝国的边防政策

三、前期罗马帝国边防政策的影响

(一)为帝国长期和平与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前期罗马帝国的边防政策维持了200年左右。在此期间,帝国大体保持了和平局面,成功地抵御了北方蛮族和东方帝国的强大军事压力,是帝国走向繁荣最重要的保障之一。此外,罗马士兵因多由公民以及同盟者充当,所到之处,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随之生根发芽,军队成为罗马化的先锋。行省的罗马化以及公民权随着军队增加而扩散,加强了帝国内部的联系和文化、政治上的统一,让罗马帝国的统治获得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前述边防政策能够顺利推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罗马帝国相对发达的经济和充足的财政储备。但由于帝国早期的对外扩张在屋大维时代终止,土地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有限的资源。几个世纪以来连续赠予因年老病弱而退役的士兵,使土地日趋匮乏。道路的修筑和保养也很昂贵。大量职业化的军队加上器械师以及后勤人员等,都需要越来越多的俸给以满足其需要。公元2世纪后期,罗马经济逐渐衰落,随着士兵地位的提高,他们的薪水却有增无减,导致帝国财政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三)创造了飞扬跋扈的军队。罗马帝国军队的主力集中于边境地区,而驻守罗马城附近的近卫军是帝国军队中的特殊集团,近卫军首领同时也是皇帝最重要的大臣,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就要求皇帝能够控制军队,不管是边防部队还是近卫军,但无能或者不问政事的皇帝创造了飞扬跋扈的军队。早在屋大维的继承人提比略时期,这种弊端就已经暴露。提比略继位之时,其义子日耳曼尼库斯在莱茵河地区手握重兵,给提比略造成了很大威胁。提比略在其统治后期,为铲除政敌,造成了近卫军长官谢雅努斯的专权和统治。尼禄死后,罗马爆发了一次争夺皇位的大混战,驻扎在莱茵河、西班牙、叙利亚和罗马城的军队都先后拥立了自己的皇帝。经过1年多的内战,东方军团拥立的韦伯芗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弗拉维王朝建立。经过这次内战,“帝国的秘密现在已被揭露出来:在外地可以同在罗马一样地拥立皇帝。”于是,军队的作用在皇帝的心目中空前重要起来。新皇帝登基后,总不免赏赐军队来显示自己的慷慨。这种倾向发展的极端结果,就是3世纪初年塞维鲁王朝的皇帝对自己的后代所说的:让士兵发财,其他人可以不管。

(四)在蛮族入侵面前土崩瓦解。前期罗马帝国边防政策的成功,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农破产日甚,兵源日渐紧张。公元3世纪危机期间,蛮族突破罗马的边防深入到帝国境内,穷于应付的皇帝们不得不利用某一蛮族来抵御另一蛮族。这样的政策需要以中央强大的武力和雄厚的财力为基础,皇帝要有灵活的手腕,但公元3世纪以后的皇帝们大多是赳赳武夫,不擅此道。部分蛮族揭竿而起反对帝国的统治,使罗马本就空虚的边防形同虚设。到此时,罗马帝国前期相对完善的边防体系彻底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