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19-10-30

雄浑太行(摄影/寒冰)    

生产力水平由人类素质基础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性所决定,其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我们探讨地球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1]我们就来做一下具体分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地球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对生产力的作用与日俱增,但它们不是独立的实体,只有通过人和物才能对生产力发挥影响。生产力是地球期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即物质资料生产四个环节中的“生产”环节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所涉及的整个社会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全部四个环节中所发生和结成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广义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为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和新旧生产关系更替的依据;是否能够有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是评判生产关系先进或落后的根本标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是地球期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见《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776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