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吴江“诗话运河”诗歌大赛成功举办

 吴越尽说 2019-10-30
中国·吴江“诗话运河”诗歌大赛成功举办



张辛亏    国画《运河竞渡》

中国·吴江“诗话运河”诗歌大赛成功举办

     “诗话运河”,是一次活动,也是一本诗集。大运河,一条历史的长河,不仅有时间的长度,往事越千年,还有空间的长度,南北贯中国。它是经济的长河,还是文化的长河,曾经影响王朝的兴衰,见证辉煌与湮灭。它也是一条现实的长河,两岸的城镇和乡村,是光阴里常新的风景。

摄影  朱学明  《运河之母》

      今年适逢吴江建县一千一百一十周年,特邀众多当代重要诗人,共举诗歌雅事,发起中国·吴江“诗话运河”诗歌大赛,接续千古佳话。

      大赛自2019年5月中旬启动,吸引了全国各地近五百名诗歌写作者应征,参与范围涵括北京、上海、天津共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活动征集到以“大运河”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八百多首,内容广泛涉及大运河沿线,尤其是吴江运河段的自然风光,以及古镇、桥梁、寺塔、风俗、人物、历史等众多人文地标和文化符号,追溯并呈现出吴江大运河文化的复杂纹理、多重维度和深沉底蕴。

      大赛组委会邀请了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著名诗人、《诗刊》主编李少君,著名诗人、评论家、《诗刊》社主编助理、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霍俊明,著名诗人、苏州市作协副主席小海,著名作家、诗人、《苏州杂志》主编陶文瑜,著名小说家、诗人荆歌担任终评委。经过六位评委的评审,宗小白的组诗《吴江散章》获特等奖,张泽鑫的《吴江三章》、厉运波的《运河叙事:两袖江南上的吴江时光》获一等奖,水婴《水的地理》(两首)等五组作品获二等奖,陆承《己亥秋,诗记吴江或运河的蕴藉和殿堂》等二十组作品获三等奖。
      这些获奖者中,不少人曾参加过《诗刊》社“青春诗会”、《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十月诗会”,并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诗刊》等国内一线文学期刊发表作品。他们的获奖作品,以对大运河文化的诗性观照和心灵书写,在对历史、现实的激情缝合与理性熔铸中,或审视过去,或礼赞现实,或续写风雅,或表达存在之思,视角各异,主题多元,情感表达细腻,体现出较高的修辞能力、诗歌品质和美学水准。

摄影  俞伟民


      为增添“诗话运河”的厚度,增加含金量,保证品质,提升品位,扩大本次大赛的影响力,大赛还向十几位当代著名诗人发出定向征稿的邀请。征稿邀请得到了当代诗坛的重要诗人于坚、车前子、沈苇、胡弦、臧棣、高兴、谷禾、李南、李德武,以及七零后代表性诗人泉子、育邦、飞廉的热情回应和鼎力支持。毫无疑问,他们关于大运河的优秀作品,植根于个人的记忆、经验、心智和精神视域,既回应了大运河的波涛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召唤,也赋予了“诗话运河”以纯正的诗歌之光和精神之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给吴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今,大运河沿线城市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精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宣传和地方探索正如火如荼地加速推进,希望“诗话运河”能给吴江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讲好吴江的大运河故事贡献微薄之力。

      2019-10-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