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9”:在十进制中,是一位数中最大的数,因此我们先来说说“9”。 “9”是8与10之间的自然数,由于9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一个,它在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极数,常表示最多,无数的意思,如:九天/九重霄/九重天(形容天非常高)、九盘(形容弯曲的道路)、九幽(形容极遥远幽深的地方)等。另外,九与汉字“久”同音,因此九被当成是代表长久的数字。在我国,人们把"9"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 是因为"9" 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可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多个方面中都有体现。 在古代,数字9即为龙,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更是离不开“九”,他穿着九龙袍,住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度都是九丈九尺,大门上的门钉也都是横九排、竖九排,一共九九八十一颗,这些都是长久的象征。当然,天坛、故宫对“九”的崇拜可能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9”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中也多有体现,例如,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北京的恭王府原来是和珅的府邸,里面的走廊、窗棂等处的装饰都是蝙蝠,据说总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谐音“福”,取福运长久之意。如再加一“福”,又是“万福”,而那一“福”,正是藏在假山里面的康熙御笔“福”字。 而在民间,市民对数字“9”也很偏爱,这表现在凡事用“九”作计量单位,“数九”便是一例,南朝梁代《荆初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岁寒。”此后,“九九歌”便开始在民间流传。 01——数字“9”与易经的联系 在《易经》中,1到10分为奇数和偶数,按照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9”是一个代表“阳”的数字,《易经》称卦的阳爻为“九”。由于9在个位数字中是最大的一个,所以也被认为是至阳的虚数,用来表示无数的意思。而数字“9”有作为易经每一卦都有的数字,在易经中每一爻都是用9或者6来表示的,所以会看到,初九,九二,六三,六四,上九这样的字眼,九和六这两个数字可以说是非常奥秘的,因为自古以来都有多种的解释。我们知道,数字是有阴阳的,一般来说,数字6是老阴,数字7是少阳,数字8是少阴,而数字9是老阳。少阴少阳通常是不变的,老阴和老阴就有变化的意味在里头。易经是一本讲究变化的书,每一个卦的每一个爻,都含有一定的变化,所以用代表老阴的数字6和代表老阳的数字9来表示,是很方便的,9和6,不仅区分了阴阳,还包含了变化的意思,这是阴阳两个字体现不了的。 ——数字“9”与佛经的联系 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吉祥数字九:“9”和“108”的吉祥寓意,从古至今受人青睐,溯其源自唐朝;唐皇帝把佛教定为国教,是佛教在中国流传的高峰期,也逐渐形成人们对佛教“初九为吉祥日”中“九”的吉祥崇拜意识。首先,在佛教界大兴其俗,都按“9”与偶数的乘积设置尊数和手数,如18罗汉、108罗汉、36手观音、72手观音、108手观音,都寓有9的加倍吉祥之意。其次,佛教的“初九为吉祥日”,“九”在中国古典小说里也得到沿用。如《水浒传》作者构思的三十六员天罡星和七十二座地煞星降生为大宋王朝水泊梁山的108将,其数字“36”、“72”、“108”、分别为4、8、12跟“9”的积数,寓意加倍的吉祥;又如《西游记》写唐僧西天取经遭遇九九八十一个灾难(劫数)都被孙大圣亲手一一化解为吉祥而取回真经,即用“九”跟“九”的积数隐喻9倍的吉祥,因化险为夷也是一种吉祥。最后,佛语中说“九九归一,终成正果,”在这里,九是老大,“九九归一”的意思就从来处来,往去处去,又回到本初状态。其实,这种回复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一种升华,一种深造,这样可以说是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 在中国文化中,“9”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表示多、吉利、尊贵之意。而每年的九月九日,因为月、日都逢九,所以称“重阳节”。由此可见“九”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九”也就成为“吉数”,每逢大事都要凑“九”数。在中国人心中,九又有善变的意思,比如有种动物叫做九尾狐、九头蛇、九尾龟等等。一个简单的数字“9”,想不到有这么多奥秘吧,你是否涨知识了呢? 如对数字奥秘感兴趣,可以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国学文化:数字“8”的学问 中国人为何喜欢数字“七”?到底有多神奇?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图片或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