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想和你谈一谈

 天马星空518 2019-10-30

引子

也不全是突发奇想吧。

当我信手写下《我想和你谈谈》这个标题时,我能感知到心头一热,似乎有某种东西在往外冲。这是一种熟悉的感觉。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相信人的灵魂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客观存在。假以文字,我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灵魂在跳跃。我以为这便是顿悟。

很久以来我认为顿悟是一种逃避,是不敢或不愿面对现实。直至我从运城去了四川工作生活了五年继而又从四川回到运城恢复了之前的工作生活,我对顿悟的理解有了新的看法。顿悟,不是看透现实,而是痴迷理想。

中年人的理想,大多是以希望的方式存在。有句话说,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你大致就会成为什么样子。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连想象希望是什么样子的时间都没有。某种无形的东西在束缚着我们。因此,倘若有那么一段时光,你能稍稍把握自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且对生活的既无伤害又无意义仅为取悦自己的事情,这大概便是理想的轮廓吧。倘若能更进一步,做这些事情更久一些,那么离顿悟的边缘就会更近一些。大抵这样的话,自己的灵魂便能跳跃起来。

五年的时间不长不短,却足以让我明白了文字的意义,进而明白了生活的意义,乃至人生的意义。凡事越接近于纯粹,就越接近于真实。这五年间,我时常泡在文字的海洋里,就像在天然氧吧里呼吸一样,滋润且贪婪。我想大概我与文字是往世有约吧,我甚至在广博的文字里能以一个飘逸的灵魂的视角隐约看到虚幻而真实的前生来世。不知道这与我很久以前给自己起的网名天马行空有无关联。

可以确认的是,当我回到运城之后,那五年的时光随同五年前的我一同留在了那里。眷恋的成分是非常微弱的,因为回归本来就是一种失而复得。更多的原因,我想是因为人的灵魂是依附于时光的,而每一段时光都会对应一段灵魂,经历一段时光便留下一段灵魂,直至生命终结灵魂消散。

越是敏于文,便越是讷于言。于是,现在的我,想以这种文字记录的方式,与五年前的我谈一谈。或者说,是现在的这段灵魂与五年前的那段灵魂谈一谈。尽管这样的笔调稍显灵异,但我绝无讨巧之心,我会尽量让这段谈话能显示出其本来的纯粹与温暖,因为毕竟,顿悟不是看透现实,而是痴迷理想。

以下的“我”,指的是现在的我。以下的“你”,指的是五年前的我。以下我们将要谈论的话题,其实在过去的五年间乃至在过去的更久的时间里已经有所触及,无奈的是好多话题只有问题没有答案。

好了,让我们开始吧。

(一)生与死

你还记得那片竹林吗?就是每天健步都要经过的唐河村东头那片。

当然。那是第一次领会川人对于生死的态度,咱们曽大为不解。后来才知道,每家每户门前最近的地方都是安置逝去亲人的地方。近则两三米,远则十来米,枇杷树下,竹林荫间,无一例外。

我们曾小心翼翼地打那里经过,满满的敬而远之。对于一切象征死亡的形式,我们总是尽可能地躲避。

你知道的,四川多地震,灾难以突如其来的姿态出现,最易让人变故。与死亡擦肩而过,便看清了死,明白了生。

其实,生死就是硬币的两面。生与死从来都是从无到有的无限轮回。我们对于死的恐惧,并不代表我们对于生的珍惜。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夹带着太多的情绪来面对生死。我们总是活在自己的意识世界里。

川人之所以这样对待逝去的亲人,那是因为死不可怕但无法阻挡。突如其来的死才是人类惧怕死的根本原因。无法预料,常常超出我们的判断,并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死之间其实不远。

后来,我们已经能很坦然地走过那片竹林了,甚至能以“老主人”称呼。尽管面对死亡,我们还是避而不谈,亦或泪流满面。但事实上,对于死,敬意开始多了一点,畏意开始少了一点。

死是生的终点,生是死的起点。就像夜与昼,就像日与月,周而复始。日子一天天久了,我们便熟识了这种交替,认为这是必然。

父亲走的时候是在春天,油菜花即将怒放。而今秋天已经过去了,朔风即将来临。只是那个时段我悲伤的灵魂就此留在那里,守护着那个春天。

我跟你讲这些往事,是想让你明白,只有直面生死,才能懂得生死。悲伤或者恐惧,不是生死带给我们的唯一的东西。

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游走在从生到死的路途上。死亡的真正意义在于,让我们刻骨铭心地知道人生所有的味道都在当下。我们得抽出时间思考,而不是茫然顺从地从生走到死。

我们决定不了生命的长度,却大抵可以掌握生命的宽度。这是对死亡的最好致敬。你知道吗,在四川那五年里,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思考。很有意思的是,思考从来都是产生于心灵的孤独之中。一个人如果能有这样一番小隐的经历,便可能在回望和展望中让灵魂信马由缰,体验一段不羁放纵爱自由的人生。

这么说的话,是思考让你相信我的存在吧?

是。过去、当下和未来同在,我们都是时间轴线上的点,千千万万个过去、当下和未来连成我们的生命历程。更多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那些过去,我们以为往事如烟。那些未来,我们以为虚无缥缈。事实上,生命的历程,就像是一点一点揭秘的过程。当我们获知了整个人生的全部秘密之后,死亡便如期而至。

思考的意义,不在于延展生命的长度,而在于扩展生命的宽度。这大概是生命的最大BUG了。因为伴随着思考,我们可以透过宽度窥探到长度,在同一时刻彼此看到过去、当下和未来的自己,进而日渐忽略长度。

是不是说,知道了死亡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反而消除了我们的所有恐惧?这也就是为什么川人如此豁朗从不焦虑的根本原因吧?

应该是这样。至少,当我们如此郑重而又轻松地谈论生死时,我们会为能彼此相望而感到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应该有太多的对过去的懊悔和太多的对未来的期待。我知道你就停留在五年前的那段时光里,我却不能改变你。再过五年之后,未来的我也会像此时的我一样,知道我就停留在当下的这段时光里,却同样不能改变我。但不容忽视的是,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我是如此的一脉相承,唯有思考,才能彼此接近。

生死观是最基本的人生观。懂得生死,我们依旧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己。灵魂只为自己跳跃,并最终成为自己的永恒。

(二)得与失

我知道,你第一次见到岷江的时候并未真的喜欢它,尽管现在它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地方,我们时常想起它。在不惑的年纪里,得与失常常是我们欢喜或忧伤的标的。那时,我们都不知道得与失只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对啊,与每个人而言,面对现状的改变,以得失衡量,在所难免。不得不说的是,在我们认为人生正处于大失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岷江。它让我们有了一段惯看秋月春风的机会。

遇见岷江,是我们的造化。现在看来,我们所遇到的,都是最好的安排。岷江收纳了我们所有的失落与不解,像一位大智的友人,缓和我们的情绪,带走我们的忧伤。它总是无言,却倾听了我们所有的衷肠。

不仅如此,是它让我们识得了季节轮回花谢再放,以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包容着我们“以得论得,以失论失”的初见彷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岷江给予我们的另一种得。

的确,我们常常看不透得与失的背后是什么。我们能比较或者说能证明的也只有一时的得与失。我们活在生活的琐碎当中,一颗沙粒有时就是整个世界。

这很正常。当我们的阅历缺失时,我们的认知不可能完整。我们所有的快乐和忧伤,与一时的得失形影相随。

我们离开了熟悉而舒适的生活环境,一切得从头开始。我们不是惧怕再次开始,我们只是为那过去的以为是很好的生活在转瞬间失去而闷闷不满。

后来我们知道了,世界很大,我们的经历越是充满不确定就越有回甘。

那是因为时光在育人方面很有耐心。

是啊,我们由此也学会了以文字记录的方式回报时光的点拨。正是如此,我们所谓失去的东西,一点一点慢慢地以另一种形式让我们得到。这不是失而复得,人生从来没有什么失而复得。来来去去中,我们是以失去的方式得到,又或者是以得到的方式失去。

那段时间里,我们以为岷江便是我们的。那真是一段令人愉悦的片段啊,让我们深刻明白了刻舟求剑的愚钝。得,是另一种失。失,是另一种得。更进一步,得即是失,失即是得。所谓的峰与岭,只是横看和侧看而已。

直到今日,我们依旧怀念岷江,却不再有那种痛失的惆怅。因为我们看清了得与失的背后是人生经历的更迭与交替。我们可以搞不清楚何时是得何时是失,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得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失,但终归要清楚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从来不是一句宽慰的话。生活的真相,有时不是我们看到或想到的那样,它有自己的主意。

这大概就是成熟吧?

我不确认。当岷江成为记忆的一部分并同你一起留在五年前的时候,可我五年来与它相处的方式却依旧随我前行。这是一种莫大的得到啊,我不敢简单地将此归结于是自己的成熟。我更相信是岷江在带领着我的灵魂,目标清晰地向前走。

如此说来,得,是一种遇见。失,是一种告别。

应该是这样。我们从无中来,走到有的世界。再从有中去,走到无的世界。一次次的得与失,终归在于一个“平”字。

这似乎有些伤感。

不。恰恰相反。明白了得失,不是不在乎得失。有一点我们是要坚信的,往后的日子里,我们还会有更多的遇见和告别,只是我们可能更加珍惜。坚强也好,脆弱也罢,这都不该是我们全部的态度。真正的珍惜,是大自在。既有得喜失悲,又有留去相安,既不无欲无求,又不争前恐后。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这大概是关于得失最好的答案。

(三)往与来

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在回望中品到过往的好。就如同离开四川之后,对你的想念才慢慢涌起。

一段经历结束,另一段经历才会开始。阳光在前,影子在后。所有的来与往,皆是日影相随。我们一路前行,一路割舍,就像多次曝光的影像。我及以前更久的我,停留在过往之中,同样会时常想起你。

想起你看守的那段时光,在我的回忆中可以任意回放反复把玩,那么清晰,那么温暖。对于未来,却没有这般具象。放眼过去,只有一个可以确定的轮廓和无数个无法确定的细节,以至于我们心生一丝渴望的同时还有一丝胆怯。

这很正常。我们只需朝前走。没有留得住的过往,没有走不进的未来。

对的。往前走。边回望,边向前。

其实,过往中会有未来的影子,未来中也会有过去的影子。我们只是在一点一点接近既定的未来。

这样说的话,似乎有些宿命论。

世间万物大抵会有自己的轨迹,我们在不停地发现。这并不悲观。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自己所有的人生真相。即便是对过往,亦有看不清的地方,更不用说那些身体和灵魂都没到达的未来。年龄越久,这样的感受就越深。

所有的偶然都藏在必然中,所有的必然都是以偶然的方式出现。那些已知的过往,并不是孤单地停留在那里,让人徒生想念。就像你一样,我知道,你的手中还有我未曾发现的属于我们的秘密。这也是我想和你谈一谈的原因。

人生是在做积累过往的加法,还是在做消耗未来的减法,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生的每一份过往和未来,都不会减少或增加。我们甚至没有办法区分什么是过往什么是未来,因为人生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往和未来首尾相连。如果将“饱”比作人生,则我们不能把第一个包子称之为过往而把第六个包子称之为未来。

那些所谓的过往之所以让我们留恋,是因为我们忐忑于未被发现的未来。无论何时,对于未知的前路,我们总是缺少实实在在的踏实感。我们总是带着各种遐想、各种期待乃至期盼奇迹的心情向前走,有点责明于垢鉴。未来在我们万千急切中总是不尽如人意,于是我们继而移情于下一个未来。

相对于过往,未来有些无辜。

是啊,我们应当责廓于垢鉴。未来和过往一样,个中滋味大致相同,唯当下最有味道。好比享用一顿饕餮盛宴,不要总在期盼着下一道菜的档口而忽视了正在品用的眼前的菜肴。

噢,原来连接过往和未来的当下,才是关键。

但无论怎样,我还是会时常想起你,并带有一丝天然的惆怅。

我也是。我也常常想起更久远的过往以及未来的你。毕竟,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就分散在点点滴滴的过往里。他们并不寂寞,他们在守护着我们的人生,支撑起独一无二的我们的世界。

所庆幸的是,当下总是默默而忠诚地履行着他的职责,让每一份过往和未来有序接替,并保证我们有交谈的可能和空间,以便我们不断地发现那些过往中被我们忽略的地方,以及未来中我们应该在意的地方。这真是一个奇妙的经历。

当下是多么的平淡而坚定啊。日子在一天天地朝前走,无惊无澜,却成为我们的挂念。

好了,过往当下和未来,都是跳跃出身体的灵魂,生动可见。作为身体的本我,最大的珍惜便是,莫留恋,别忐忑,勤相望,多相连。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