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园林中的抽象雕塑

 行行好xing 2019-10-30

一提起园林景观雕塑,人们就倾向于认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没有雕塑,认为园林景观雕塑是起源于西方,近代才西风东渐,影响到中国的。果真如此吗?

其实,早在西汉元狩三年,汉武帝在上林苑穿凿昆明池时就令匠人雕造牵牛织女像---“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班固《西都赋》)。这两座雕塑至今尚存,都是用花岗岩雕成,造型简洁,风格古朴,堪称是我国最早的古代园林景观雕塑。(引自《中国美术简史》)

由于我国的厚葬习俗,自秦代骊山陵园起,就开始在陵墓前雕造石兽、石人,汉代以后又受佛教造像的影响,造型必遵循程式,以至于逐渐刻板,雕塑注重寓意,很正统,成为集功利性、象征性为一身的造像。比如都江堰的李冰塑像,既有纪念意义又是测定水位的基准,再比如颐和园十七孔桥边的铜牛既象征着神仙思想又起着镇水的作用。园林中的各种鸟兽人(龙、凤、麒麟、糇、狮、鹤、铜仙人)等莫不如此。所以,在我国古典园林中,雕塑被程式化了,功利化了,已不再是纯观赏的艺术品。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足以说明问题: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时,英军掠走的珍宝无数,其中有一对圆明园的石狮,英人把它们放在泰晤士河边,后来我国学者看到了,回国后当作笑话讲。盖因外国人不懂我国园林中的雕塑都是有讲究、有规矩的,只当作一般的艺术品来摆放,放错了地方。

既然雕塑脱离了纯观赏的艺术领域,那么就应有取而代之者。聪明的古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同儒道互补一样,雕塑是儒家的,是正统的,代表着权威地位等,石则不然,并不代表什么,却可象征许多,其形多变,是纯美学的、纯观赏性的,如道家的自由超脱。

也许是使用象形文字的缘故,我们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很早就从奇形怪状的石头上发现了一个美的天地,赋予了石头非同一般的美学价值。中国人自古有很深厚的石情结:女娲补天用石,孙悟空入世因石,贾宝玉幻化于石、米芾拜石呼兄唤友等等,不一一细说。在古人看来,石是对自然山川的高度概括提炼,石是大自然的雕塑,是自然之精华。石既是稳定凝固的,又可以是灵动变幻的。自东汉时起,一些士大夫就开始在私人园林中布置奇峰怪石为观赏对象,其中尤以特置石(单独列至于园林中的峰,现多称置石)为贵为美。不同于园林中一般的堆山叠石,特置石往往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造型奇特、可以触发人们的想象力的峰石,可以单独成景,一般具有“瘦、透、皱、漏、清、丑、顽、拙”等特点。之后,历历代,爱石者无数。 唐朝时,先后做过宰相的牛僧孺和李德裕都以其宅园中置石奇巧而著称,李德裕 “平泉山庄”中的置石不仅多,而且还都冠以美名。 大诗人白居易以太湖石置履道坊中,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他认为峰石是自然的凝缩,可以使人坐游山川,“百仞一拳,坐而得之。” 北宋米芾正冠理容拜石,并呼之为兄为丈。南宋诗人陆游也作诗咏之:“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明代的米万钟甚至为运青芝岫(现存于颐和园)和青云片(现存于中山公园)两石而倾家荡产。正由于文人们的欣赏与推崇,使置石的审美情趣为世人所重,遂蓬勃发展起来。

而我国幅员辽阔,盛产各种石材。这些石材形貌多样,异趣天然。仅《园冶》中所记载的就有十六种之多。如众所周知的太湖石,“以高大为贵,惟宜植立轩堂前,或点乔松奇卉下,装治假山,罗列园林广榭中,颇多伟观也。”(引自《园冶》)

白居易曾因其友人奇章公(即牛僧孺)嗜石,写《太湖石记》描述这种石材“有盘拗秀出,如灵邱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吏人者,有缜润削成,如圭瓒者;有廉棱锐觊,如剑戟者。”“如虬如风,若蜷若动,将翔将蛹;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擢将斗。”其他石材(如昆山石、龙潭石、灵璧石等)更是千奇百怪,各具特色,为人们的观赏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留园的冠云峰,乍看犹如一位窈窕淑女在临水理容梳妆,再看又如一位骚客在搜索枯肠觅佳句。面对这自然的鬼斧神工,现代的抽象雕塑恐怕只能望其项背而已。

也许有人会说,石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雕琢的,不能算做雕塑。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什么是园林景观雕塑?可以这样说,置于园林中不强调功利性而能够起到景观效果的三维艺术品就是园林景观雕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凡是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都是人化自然,都体现了人的创造。园林中的石当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而且,它还经由人的选择、加工、整理而成,并精心地配置在恰当的位置上。怎么能说它不是人的创造物呢? 所以,广义地讲,置石就是园林景观雕塑的一种。

如同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样,两种语言互译绝不是一字一词地一一对应的,不同的文化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但不会等同。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能说,在一种文化背景中的某样事物相当于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某样东西,而不能说相等。置石与西方园林景观雕塑的区别大概就如馒头与面包的区别,虽然馒头不等于面包,但它们作为主食的作用是一致的,馒头相当于面包。由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置石不仅起到点景以丰富景观的作用,而且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及形式美感,所以,狭义地讲,置石的效用就相当于园林景观雕塑。

古人云:“园无石不秀”,园林置石自东汉发端之后,历经数朝数代,蔚为大观,不断有文人写诗文记之,使人们对石的欣赏越来越丰富、深刻,以至于赋予置石以人的品质。只有在追求自然的文化背景中才会有石这种审美产物。也只有极具自然美的石才能与我国特有的自然山水园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若是在自然山水园中放置一尊西方古典雕塑则不伦不类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置石是否算园林景观雕塑已不重要。

或许可以这样说,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我国的园林景观雕塑很早就花开两枝,一枝是严谨的、具象的雕塑,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龙、凤、麒麟、糇、狮、鹤、铜仙人等);一枝是飘逸的、抽象的置石,具有纯美学的观赏价值(冠云峰、绉云峰等)。这两枝花各得其所,各有千秋,互不相扰,共同妆点了中国古典园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