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糖友最怕的“伤心事”

 昵称15607564 2019-10-30
糖尿病

医护人员进入紧急状态,各种抢救设备迅速到位,只因一位患者突然倒地。家属紧紧攥住患者的手,内心期待奇迹一定要出现,一定要活过来。医护人员迅速为患者抽血,血液标本紧急送检。经过大概5分钟的紧急抢救,患者意识恢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患者处于生死边缘?

凶狠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有神经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会伤及各种神经。今天讲的心脏的自主神经,主要支配内脏、腺体、心血管,一旦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那么就可能出现心血管收缩功能的障碍

自主神经中支配心血管和内脏的主要神经有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增加心脏的心率,副交感神经让心率减慢。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协调工作,让心脏波动处于可变范围内。

一旦有了病变,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如果损伤的是副交感神经,那么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交感神经的作用增强,心率就会越来越快。最后两个神经一同受损,心率也会不受调节。

自主神经病变的发展是渐进的,前期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一旦发作,就会发生非常可怕的后果,严重时可猝死

护士长王宣为我们分享了一个因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遗憾离世的真实案例。

案例:王护士长的一个朋友,有一天给她打电话,说自己的父亲糖尿病很多年了,现在血糖控制不好住院了。过了一段时间,再跟王护士长联系的时候,说父亲已经去世了。原来,老人在卫生间的时候,突然晕厥失去意识,尽管医护人员尽力抢救,还是没能抢救回来。

这位老人也是因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突然晕倒,和刚刚所说的阜外医院病房晕倒的那位患者非常相似,但结果却截然不同。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并不是老糖友才会得,实际上它还可能发生在糖尿病刚得的时候,甚至是糖前期。

一些数据显示,糖尿病前期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人群占10%左右,随着糖尿病的继续发展,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每年提高4%-6%,糖尿病病程10年左右,发病率变为16%,到了糖尿病25年,这个发病率可能会增加到30%-40%

也就是说,无论在糖尿病哪个阶段,自主神经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脏的自主神经并发症,都有可能出现。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早期控制非常重要。

那么,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呢?

自主神经病变有哪些危害?
1
体位性低血压

糖尿病患者相比于普通人更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哪些生活方式尤其需要糖尿病患者警惕,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导致的致命危机?

哪些生活方式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①突然下蹲和起立

②泡澡、泡温泉

③寒冷的室外进到温暖的室内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我们可以适当地补充一点盐水。但这个盐分要控制,只需要一点点就行。

因为喝盐水,能快速补充我们的血容量。随着血容量的上升,我们的血压也会进一步提升,改善低血压的状态。

2
静息性心动过速

在安静状态,人还是清醒的时候,但心率超过正常范围。怎么样检测我们是否属于静息性的心动过速呢?

把左手平伸,手掌朝上,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摸手腕外侧的位置。看看一分钟我们的脉搏跳动次数。如果安静状态下,心率超过90次/分钟,就属于静息性的心动过速。

3
无痛性心肌缺血、无痛性心梗

患者如果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时,会组织分泌一些乳酸,这个乳酸会刺激心脏的交感神经,产生疼痛的感觉。但这种疼痛对人体是一种保护,它是在提醒你赶紧去医院,抓住抢救机会。

可是如果您有自主神经病变,即便发生心肌缺血或者出现严重心梗,可能也不会有疼痛的感觉。没有得到及时抢救,就会引发更大面积的心梗,最后失去生命。

4
运动时心率不会变快

病例:专家的一位患者,2008年检查出糖尿病,七年后得心梗。他回忆,发生心梗时他正在海南度假,吃完饭回到家就感觉到心前区剧烈的疼痛,吃了两片硝酸甘油后并没有缓解,最后是老伴叫了120,到医院才发现是心梗了。

这位叔叔过去是一名军人,身体素质一直很好,也很爱运动。但患上糖尿病3年后,就感觉到自己不太爱运动了,一运动就疲劳,测过自己运动后的心率,发现运动前后变化不大。

专家告诉我们,运动后心率不会变快,其实也是自主神经病变的一种,医学上称之为运动不耐受

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受损时,即便运动,心率也不会跟着增快,心脏的搏出量也不跟着增加,也没有更强的供血支撑,所以患者活动后会觉得胸闷憋喘

最后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帮助自我判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测量右侧上臂血压,测量时要尽量处于安静状态。

测出卧位血压值,接下来马上站起来,测量立位血压,立卧位的血压差不超过10毫米汞柱,属于正常。

但如果收缩压降低30毫米汞柱以上,或者舒张压降低20毫米汞柱以上,那么这位患者就有比较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如果还有糖尿病,一定要警惕自主神经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