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怪传奇·柳崖外编(三十六)

 韦诡 2019-10-30

125,赵潆

余岁还因大限宽,归魂依旧话团栾。
世间枉死知多少,何事音听总渺漫。

  镶白旗户部郎中赵潆,病死了有一段时间,尸体都已经朽烂,家人送他回乡下葬。即将抬进家门时,忽然听到堂上传出叹息的声音,却看不到人影。仔细一听,正是赵潆的声音,家人大为惊骇。赵潆说:“不要感到奇怪,我本来不应该死,还有四年零五个月的阳寿。阴间遣我回来时躯壳已经腐烂,只好就这样和你们生活了。你们只需要给我打扫出一间空房就行。”妻子依照他的话,清扫干净屋子,陈设床榻几案。说话谈笑和以前活着的时候没有两样,供给饮食他也只是闻闻气味。至于亲朋密友听说这事后来造访他,也能娓娓而谈和往常一样兴致很高。后来的一天,赵潆忽然说:“明天中午我就要走了。”到了那个时候,赵潆和妻子诀绝,随即静寂下来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计算他回来的年月,果然正好四年零五个月。

126,许仆

母在何能便学仙,峨眉虽好肯留连。
长生付尔安期枣,忠孝入应享大年。

  许三,是镶白旗前锋都统噶公的仆人。噶公因他忠厚老实,一直都很善待他。元宵时,许三在真武大帝庙看火判【古代北京的一种习俗】。有个道士穿着百衲衣、拄着挂着葫芦的拐杖,跟许三说:“城外有花灯更好看,想去看看么?”许三还没回答,道士就朝着他嘘气,许三顿时感觉自己好像在御风前行。来到一片松林下,道士从葫芦中取出一根绳索,围了三亩多地,取出七盏灯,摆成北斗形。又倒出一口锅、一把勺、一座土台、一把扇。以及鸡、鱼、荤、牛舌,全都放进勺中。过了一会儿,道士又堆起柴火来烤,直烤得香味扑鼻。不久,就看见一群鬼魂飘飘忽忽地过来,围着绳子围成的圈嬉笑。道士将肉散了出去,鬼魂们得到肉后,欢呼着走了。道士又将东西收进葫芦中,吹气作云,和许三御风而行。直到黎明时分,来到一座山中,四周草木青翠,奇花异竹,瀑布连云。进到一处洞中,道士坐在上方的石床上。饮了泉水,说道:“我打算传授你长生之术。”许三推辞说:“家中还有七旬老母,不能留在这里。”道士想了很久,连声道:“也是,也是。”叫来小童给许三吃的,都是些木皮草屑,不能下咽。于是又拿来三颗红枣给他,许三吃了一颗,收起另外两颗。道士引他至山边,给他指出山的路让他离开。山与山重峦叠嶂,徐三艰难前行。等听到有人声时,上前询问,得知这里是峨嵋山麓。这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仙人了,所幸吃了枣后,肚子一点也不觉得饥饿。他面北而行,好像风在簇拥着他走路,三天就到了京师

  见了主人和老母后,细说了自己的遭遇。将一颗枣给了噶公,一颗奉给了老母。当时处于正月,这些枣还是新鲜的。许三九十岁时,还健步如飞。有人见了他主人和他老母,样子年轻得还像四十岁人一样

  柳崖子说:叫人学仙先召鬼,是观察他的气量。给了三颗枣却留下二气,许三的忠孝由此可知。该他这么长寿。

127,夜猩子

逐利何堪到弱龄,最怜柔骨试新硎。

患生肘腋终无觉,奇病无名说夜猩。

  蒙军镶红旗佐领富昌阿,住在南西门内,家里还算富裕,他为人真诚质朴、乐善好施。生了三个儿子,都被夜猩子害死。后来五十多岁的时候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珍哥,爱惜得如掌上明珠,叫乳娘仆妇倍加细心抚养。到了两岁时,颇为聪慧,却又被夜猩子所骚扰,日渐黄瘦。几个月就死了。夫妻俩痛彻心扉,收殓遗体,送到祖坟的空墓中,但不忍心就这么匆忙下葬

  有个回人金二,和富昌阿住得很近,经营一家羊肉铺。一次游玩草桥,天黑后醉酒回家。城门已经关闭,踱步到了河边,看到墓园内有几间房舍,推门进去,屋子中央停了一口小棺,旁边堆着一堆杂草。金二倒在草堆里便睡。过了一会儿,一个老妇人持灯进来,打开棺材,抱出死小孩儿。将匕首放在一旁,解开死小孩的衣服,压在尸身上,口对口运气。没一会儿,死小孩儿的手脚就有些微动,老妇又用手揉小孩儿的胸,继续运气。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小孩儿就开始嘤嘤啼哭,活了过来。老妇拿起刀朝着那小孩儿说:“我要用你的心肝作药,不要怨我。”用手拂了拂刀,刀刃很钝,又说:“我也算抚养过你,应该把刀磨快些,让你不多受痛苦。”说完就拿上刀走了,金二躲在杂草中悄悄起来看,那小孩原来正是富家的珍哥。素感平日富昌阿常常周济他,于是连忙抱上珍哥出了屋子,极力奔逃。来到南西门,坐在石头上稍稍歇息,珍哥已经在他怀中睡熟了。扣响富家大门。富昌阿夫妻出来查看,珍哥随即投进母亲怀抱。富昌阿悲喜交集,请金二入屋,细问详情。原来那是看坟的老妇人,即珍哥和前三子的保姆。昌阿儿子的死,都是这个妇人用药使他们闭气,一个月后呈现假死之态,老妇等富家埋葬死孩儿后,就运气让他们活过来,取出心肝,卖给制作迷魂药的人,以此牟利。唉!真是太狠毒了!将这个妇人送到官府,处以肢裂之刑。后来珍哥承袭了他父亲的职位,和金二像亲人一样往来。至于夜猩子之说,其实是借谣传假托而已。


128,郭玉

清凉瓜味胜西江,抱德他年识旧庞。

莫怪淮阴怀一饭,拯人饥渴最萦腔。

  康熙年间,通州捕快郭玉,善长拳脚功夫,大案凶犯的擒获都出自他之手。一个炎暑,他有事外出,在一大树下纳凉。刚好有卖瓜的,就买了一个切开吃。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踉跄着过来,也坐到树下,喘哮个不停。眼睛看着西瓜不说话。郭玉立即买了一个送给他之,说:“天气这么热,吃这个解解暑吧。”等到临行时,询问姓名,他自己说:“姓杨。”举手作了一礼,就迳直走了。

  几年后,通州监狱关押的大盗杨六、杨七越狱,知州悬赏千金也没能抓获。因而抓了郭玉的妻儿入狱,委派郭玉缉捕【古代为防止办案人员无法破案而逃走,以其妻儿为人质】,郭玉访遍各地都没能找到。之后他装扮成乞丐,出了古北口探查。一天,他来到四道沟口稍作休息,看到两个少年跨着骏马,挂着装弓箭的袋子,横刀并辔奔走,转眼间就不见了。郭玉悄悄跟在后面,越过了山冈,见到数间草房。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出来,将郭玉仔细端详一番,说道:“你莫不是通州捕快郭玉?为什么打扮成这副模样?”郭玉还未来得及说话,老人将他请进屋子,连忙叫人捧瓜上来,说:“还记得当初大树下,送这个给我吃么?冰凉消暑,一直耿耿不忘。希望您以实相告,来这里是为什么呢?”郭玉说出了缘由。老人说:“这有什么难的?”命人快去叫大郎二郎来出,郭玉看了一眼,就是骑马的两人。老人指着他俩说:“这是我的儿子,就是越狱的杨六杨七。就让他们随您回去通州,以报达您的恩情。”两个儿子也都欣然同意。第二天早晨,老人送给郭玉一些路费,送他离开。到了通州,将杨六杨七交给官府,上级加赏于他,又随即释放了他的妻儿。将案情呈报上级,之后批复还没到的两天前,杨六杨七又于夜中消失不见。而郭玉已经告病辞职了。

129,尸异

尸体偏能变化频,金银牲礼总非真。

傥来财物翻为祸,寄语贫人莫厌贫。


  吴县王泐,家里很穷,有个寡居的老母在世。一天,他从外面回来,忽然奋拳捶床,神色非常愤怒。母亲感到奇怪,就问他,王泐说:“刚才看到一个长着胡子的男子在你旁边。”王母看见床下拱起一个土堆,就刨开来看,挖了二尺多深,发现一口已经腐朽的棺材,打算挖出来烧了。结果打开棺盖一看,尽是黄金白银。王泐大喜,暂时又埋起来。拿出二锭来,提着竹筐去集市卖了个猪头和一些纸钱冥币,以此祭祀鬼神。来到肉铺,付了银一锭,将猪头装进筐里,又去买纸钱。结果集市上的人围着他看,问他:“你的筐子里为什么有个人头?”王泐吃惊一看,果然是个人头,于是返回肉铺询问,肉铺老板说:“你买的确实是猪头,但你给的银子为何变成了人手指?”众人来到王泐家里挖出棺材打开验看,是一具无头男尸,穿着明末时的衣冠。拿人头和手指放上去比对,完全吻合。随后将这件事禀告官府,焚烧了尸体,王泐母子得以无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