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心术”——为什么英语启蒙不用翻译

 宗合宫 2019-10-30

为什么母语容易二语难?

如果一个人吃了第七个馒头才觉得饱,绝不意味着前六个就白吃了。

孩子在成长中有很多的阶段性的成就——能爬、能站、能走、能听、能说……

这些成就非常显眼夺目。但稍加思考,我们不难想到:所有这些本事,建立在底层机能的发育之上——小脑、神经系统、骨骼、肌肉……这些更为基础的发育看不见摸不着,一点也不显眼,但是我们都知道离了它们绝对不行。

语言发展其实也是如此。

语言,这个人类认知的结晶,绝不是凭空出现的特异功能,而是在多种基础认知能力叠加中“涌现”而来的。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认知能力,语言就不能顺利出现。这些基础认知能力,虽然非常重要,但就像肌肉骨骼的发育一样,非常不起眼。

它们默默地发挥作用,使孩子轻松习得母语,然后就深藏功与名,让人类婴儿100%习得母语这件堪称奇迹的事情,看起来理所当然、不足为奇。

人们天天看这个奇迹发生,就像看不到父母辛苦工作的孩子,以为家里的钱是大风刮来一样不当回事。直到要习得第二语言的时候,才发现同样是语言,习得二语和母语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呀!

功臣良将被雪藏

其实并不是母语和二语的机制有什么本质不同,而是那些在习得母语时默默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功臣良将”、那些关键的基础认知能力被我们无视了——它们工作得太出色,悄无声息地就把任务完成,以至于我们都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这就好比互联网公司里负责维护服务器的运维人员,特别厉害的运维,可以让服务器一直不出问题,一年到头都正常,正常到老板觉得要你们何用啊?白拿工资不如炒掉。本职工作太出色,问题就不会出现;一切顺利,就会显得存在感弱。

相反,有的员工可能没事就捅出点篓子,然后拼命加班加点地把问题解决,这样的员工可能存在感更强,让老板时刻挂念。但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前者的价值要远大于后者。

那么,我们能不能做英明的“老板”,在孩子习得二语时,把那些在“母语战役”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请出山,让它们在二语上再次发挥作用,重复母语的成功呢?

答:完全可以,而且理应如此。

这些功臣中作用最大,又最不显眼的是“社会认知能力”,它们是人类习得语言的先决条件和底层基础,我把它们归纳为三个:

共同基础;

联合注意;

意会意图。

共同基础

所谓共同基础,就是人与人沟通之前,彼此悉知共同知晓的内容。什么是悉知?就是“我知道你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的内容。举例来说:

当下共同看见的事物。比如两人一起看电视,屏幕上的情节成为共同基础。

过去共享的经验。比如一起看过某部电影,这个电影就是双方共同基础。

当下共同追求的目标。比如两人一起在找某个东西,这种共同的目标就是共同基础。

共享的常识或文化等。比如都是中国人,会默认彼此吃饭都用筷子。

人类之间的沟通,一定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之上的。

我们每个人都好像时刻开着“思维蓝牙”,随时准备与沟通对象配对联结,形成共同基础。地球上任意两个心智正常的人类彼此沟通,都一定能形成一定程度的共同基础,哪怕是南极的爱斯基摩人和亚马逊丛林里的土著。

只要大家都生而为人,就天然有很多默认共知的内容,比如人都要吃喝拉撒睡。只要我认为你也是人,我就默认你一定有这些需求和经历。我默认你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我默认你用双腿走路,而不是用双手在地上爬。另外,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就都受同样物理规律的限制,我默认你从高处跳下去肯定会受伤,温度高了会感到热,温度低了会感觉冷;我默认你所言所行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意图,绝不是毫无意义。

沟通双方共同基础越多,需要说的话就越少。比如长期配合的外科医生和护士,医生一伸手护士就知道医生需要哪个工具。再比如老夫老妻之间,随手一指或者一个眼神对方就知道自己的意思——饭在微波炉里、把垃圾倒了、晚上吃啥、点外卖吧、电视打开、去铲猫屎、该接孩子放学了……

相反,共同基础越少,沟通就越费劲,也就越容易鸡同鸭讲。共同基础这个概念其实非常有趣,也非常有解释力。比如很多人和老外沟通不畅,就认为是自己语言不好。语言能力当然有影响,但本质的原因,是双方的共同基础太少,没话说,也不知道说啥,于是很多人就认为是语言不行。

但是你想,如果是两个数学家在一起研究数学问题,哪怕语言完全不通可能都不是问题。或者你和一个老外一起在野外遇险,需要合作自救,那么在这个共同目标下,你会奇迹般地发现,语言不通并不影响你们沟通,你们有很多办法相互理解与合作。

请大家记住结论:共同基础是一切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而语言只是沟通的手段之一,所以共同基础也是真实语言使用的前提和基础。

联合注意

联合注意是指沟通双方一起将注意力投向第三方,进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三角结构。

养过孩子的都知道,在孩子已经五六个月大的时候,我们也是没法引导他们的注意力的。哪怕我们当着宝宝的面,用手拼命往旁边边指边喊:“宝宝,看那边!宝宝,看那边!”他也不会转头的。

因为在这时,宝宝还无法在心智层面和我们联结们。但是,在九个月大之后的某一天,宝宝突然就能做到了!你用手一指,他就会顺着手指看过去。宝宝能够和你一起,把注意力放在外界事物上。这个外界事物可以是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情,比如猫在打架、妈妈在做饭、爸爸在开车。当你和宝宝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事物上,而且彼此都悉知(共同基础)这个状态,这就形成了一个三者关系,叫作“联合注意框架”。

注意,彼此悉知很重要,我们可以做个对比:

情况一:你和朋友在阳台聊天,楼下突然有人大喊,你俩一起看过去,这个事件就是你二人当前的共同焦点,你们都知道对方也在注意这个事件,这就形成了联合注意。

情况二:你一人站在阳台,楼下突然有人大喊,你看过去,同时楼上的邻居也在看,虽然你们的注意力都在同一个焦点上,但是你们彼此不知道对方在看,这就不构成联合注意。

请欣赏我的灵魂画作,我把两种情况画一起了

联合注意其实就是在增加共同基础——第三方事物,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彼此知悉,不就形成了新的共同基础?

这样的联合注意框架,有什么意义?和启蒙有什么关系呢?

答案是:在联合注意框架内,孩子能凭空意会言语的意义。

意会意图

老读者都知道,我是非常反对“翻译”的。对此,很多家长不能理解、不可思议、不敢认同——不翻译,孩子怎么懂呢?

那我要问了,要先有语言,孩子才能“懂”吗?要知道孩子出生时可是不带任何语言的,他们怎么就懂了母语呢?显然,宝宝们的小脑瓜里一定有某种机制,能让他们“凭空”理解语言。这个机制,就是多种社会认知能力叠加而成的一个综合能力——意会意图。

是的,宝宝不需要任何语言,就能理解你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首先,每个人类婴儿都会发展出一个基本的默认判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的目的。这听起来似乎平淡无奇,实则内涵深刻。宝宝会默认我们对他说的话、做的动作,都一定有目的、都一定有某种“沟通意图”——妈妈/爸爸在告诉我一些事情。

有了这个前提,哪怕他们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他们也会主动地去猜、去试错,大脑会自动脑补生成一个“解释”。当我们和宝宝沟通时,已经就位的前提条件是:

有共同基础;

有联合注意;

默认一定沟通意图。

宝宝会默认我们所有的沟通行为(手势、话语),既与自己相关,也与当下这个特定的外物相关。他们会基于共同基础,综合感知所有相关信息,对你的意图进行猜测和推断。他们做这些不需要刻意花时间思索,而是瞬间就能“意会”。

你指着水杯问宝宝:Wouldyou like some water? 宝宝的脑中是这样运行的:

妈妈要我注意水杯。(视觉)

妈妈的语气和表情是询问。(感知/过往经验)

她的询问跟这个装水的东西相关。(联合注意框架)

这个东西能喝水。(共同基础/过往经验)

妈妈关心我的需求。(共同基础/过往经验)

    ……

写出来好像很多,实际上在宝宝脑子里,所有相关神经回路是同时激活,并行计算,宝宝能瞬间领悟到你的意图:妈妈在问我要不要喝水。

这就是宝宝凭空理解言语的机制——“意会”。

有了意会,你不需要翻译就能让孩子懂。这种懂更为底层、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是“真懂”,能形成真正的英语能力。而翻译中介而来的懂,是嫁接在母语之上的“假懂”,无法形成真正的英语能力。

意会可以解释为什么孩子能无须翻译就能理解我们的意图,这种理解又是如何转化为真正的语言能力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