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区别和田玉中的黄沁、黄皮子、黄玉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睫毛上的风尘 2019-10-30
很多人喜欢带有沁色的料子,并将其作为是否要进行收藏的一个重要参考值,在和田玉中的沁色是子料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主要是其生长环境不同所导致的不同沁色的形成,和田玉中如何区别黄沁、黄皮子、黄玉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黄皮沁子料:

可以称之为黄玉的必须是里面的肉也会被沁色为黄色,里面和外面的颜色是一样的,不显白、黄色不由外而内变淡,才能称之为黄玉,否则为黄皮子玉。一般来说,黄皮沁子料的黄玉较为常见,而黄玉的原生料则少得多。两者的区别在于皮色和硬度。

黄皮沁子料的硬度远低于黄玉原料,也低于普通子料。黄玉原生料除玉为黄色外,大多为褐色皮或红色皮,黄皮沁子料黄玉内外色调均为黄皮色。

黄沁子料定义:

黄沁一般指玉料的铁质浸染,由外向内逐渐变化,一般指子料的染色。因此,黄沁料是和田玉白玉或青白玉,经河水冲刷数千万年,三价铁离子浸染形成。但从本质上讲,黄沁物质属于后生物种,而不是原生黄玉,因此从科学的角度看,沁的再透的黄沁料不能称为黄玉。实际上黄沁料颜色的成因与山料的糖色是一样的,黄沁料的颜色也有由外向内逐渐过渡的变化,是后期沁入的三价铁离子浸染致色,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因此黄沁料和糖色属于一类品种,两者的黄色都属于褐黄-黄褐色,有深浅不同的变化。此外黄沁子料上都带不同程度的黑色沁点,这个是受三氧化二铁长期入侵的结果的特征。从质地上区分,黄沁子料必须是颜色沁入到玉质之内,玉质感要强,不能是僵石。那些黄色沁入僵石之内,不能称之为黄沁料,颜色没有沁入而浮在表面的也不能称之为黄沁料,只能称之为黄皮子料。也就是业内人士常说的,把浮于表面的子料沁色叫做皮色,把深入肌理的子料沁色叫做沁料。黄沁子料的颜色是次生的,颜色由外致里逐渐变浅,但是其颜色必须是内外一致,不露白,不然就是黄皮子料,硬度远低于黄玉原生料。

黄玉子料的概念:

和田玉的黄玉颜色是原生色。它是一种有特点的高贵的黄色,是一种微黄绿色的嫩黄色。黄玉非常稀有,具有很高的价值。黄玉的质量不亚于羊脂玉。黄玉子料是指黄色的和田玉子玉。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就有“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亦有之,故而令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这无疑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上等黄玉出产较少,身价在羊脂白玉之上,而市面上为什么白玉身价却比黄玉身价高的原因。

黄玉,古人“黄侔蒸梨”是最好的。由于杂质的存在,它呈现出不同的黄色,从淡黄色、甘黄色到黄闪绿色。又可分为蜜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米色黄、黄杨黄等,最珍贵的是新熟的栗子色,其次是甘黄玉和焦黄色。      

目前黄玉已越来越受到收藏家的关注,但黄色系列的子料相对来说较复杂。在认知上,我们必须区分黄皮料、黄沁料和黄玉子料的区别。

黄玉又分两小种:一种是先天就是山料黄玉,后来和山体脱离进入河里成为的子料黄玉。这种黄玉的鉴别特点是皮肉分离的。比如玉有可能是葵黄,但皮却是红皮或黑皮。就和大部分一般的玉一样,皮肉能看出来分离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矿黄玉子料。另一种是白玉或其他玉种和山体分离进入河里,被周围环境矿物质的侵入形成的,也叫黄玉。这类黄玉的特点皮肉不分。而且一般都带有花或料松的表现,因为只有料子松才比较容易侵入颜色,大部分是和糖料的颜色差不多,咖啡黄或咖啡红色居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沁子料黄玉。黄沁子料能称为黄玉的必须是里面的肉质也被沁为黄色,内外色均匀,不露白色、黄色不是由外向内变淡的才能称为黄沁子料黄玉,否则就是黄皮子玉。

黄沁子料黄玉的硬度一般情况下低于原生矿黄玉子料,由于原生矿黄玉子料相对较少,渐而久之,黄沁子料黄玉也得到市场的认可。料因色贵,玩家有“一红二黄”的说法。可见玩家对色彩的偏爱程度,因真正的原生矿黄玉子料相对较少,所以黄沁子料黄玉正好满足此类玩家的需求。黄沁子料黄玉多用作仿古件,与古玉的沁色很相似,成件后韵味独特,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料性细腻油润的黄沁子料黄玉也不多见,如果看到细腻油润不含脏和浆气的黄沁子料黄玉绝对可以收藏。而真正意义上的黄玉子料必须硬度高、通透有玉性、不混浆、不含杂质并有冲击孔皮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